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家庭干预怎能一概而论?
如何准确洞悉孩子能力?
如何科学安排家庭训练计划?
如何进行家校结合?
在家干预时遇到困难怎么办?
这些难题都可以通过IFSP解决!
成成(化名)已经4岁了,但评估程序结果显示他的大部分能力还处于0-18个月,这可急坏了成成妈(化名)。为了帮助儿子,成成妈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了很多家庭干预方面的书籍,但在尝试干预时却发现,书本中的知识太过专业化和概念化,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对成成的问题针对性也不强,效果很有限。因此,成成妈尝试了个别化家庭干预计划(IFSP),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在使用IFSP后的10周内成成都有什么变化吧。
提要求能力
成成主动提要求的能力比较欠缺,总是以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很少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
成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能够自己用语言来向别人提要求,并且可以在表达的过程中一直看着对方。
命名能力
成成只能命名有限的物品,而且如果这些物品形态稍有变化成成就不认识了。
成成能够对常见的水果、动物、生活用品、身体部位和动作进行命名,而且可以自己对不同颜色外形的同一物品进行命名。
听者反应
别人叫成成名字的时候他总是没有反应,只有在特别开心的时候会稍有回应,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指令也很少会有反应。
在家里和公共场所,当听到家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成成都能够停住、转向家人和看向家人。此外,成成还能够对简单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
模仿能力
成成只能模仿一些简单的大动作,不会模仿精细的小幅度动作。
在家中,成成能够独立模仿完成生活自理项目和其他动作。
社交能力
成成对游戏兴趣不大,几乎从不主动与别人交流,也不会和其他小朋友进行社交和游戏。
成成在家中能够跟家人进行互动和游戏,在社区里,成成也能够主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对话能力
成成不会跟别人对话,当有人问成成问题时他总是没有反应,很多时候自己家人问成成,他也不爱回答。
在家里和公共场所,成成都能够用一些名词回答家人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成成妈分享:
个别化家庭干预计划不仅仅是教我们家长在家里具体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更能够教会我们家庭中教学的思路。督导老师撰写的IFSP指导手册高度贴合成成的能力,设立的目标充分满足我和成成爸(化名)的需求。此外,指导手册中所要求的场景和条件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满足的,干预步骤可操作性很强,让成成在家里也可以系统有计划性地按步骤进行专业的干预。那科学有效的IFSP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
IFSP
个别化家庭干预计划
1.
IFSP评估
在进行家庭干预计划前,通过评估程序准确衡量儿童的所处功能水平。督导老师与家长进行全面详细的深度访谈,充分了解家庭环境和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孩子和家长的需求,一同思考孩子需要改善的目标。
2.
IFSP指导手册
评估与目标制定完毕后,督导老师依据每个孩子现阶段的需求为家长和孩子量身定做一个详细的指导手册,保证儿童在家庭环境中能获得最适合的提升训练计划。
3.
IFSP会议及执行培训
督导老师详细与家长沟通IFSP计划的实施目的、实施方法、家庭成员各自教育职责等内容。培训家长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估儿童当下的反馈、有效的激励儿童社交互动的方法以及儿童出现新问题行为时的解决办法。通过帮助家长客观了解儿童的学习目标、阶段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式,让家长在社区和居家环境下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4.
IFSP执行督导
家长在家庭中实施IFSP计划时,专业老师的督导可以帮助家长在家庭环境下能够更专业有效的对孩子进行干预。督导老师为家长在执行计划中遇到的难处和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提出解决方案,必要的时候进行IFSP的修订。
IFSP是在家庭环境中非常有效的干预方法,北医儿童发展中心除了给家长提供孩子在学校的完整干预计划外,还会结合小朋友在家里的情况,提供一个家庭的个别化干预计划。通过家长与专业督导老师的合作,一方面提高家长教育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干预训练时间,为儿童的转衔服务(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和学校)提供了条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