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米芾·宋词》

2018-11-12 17:49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是集字高手,他自谓平生“余无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每涤一砚、展一轴,不知疾雷之在旁,而味可忘”。

米芾善学前人之长,但又不死守陈规,能跳出前人窠臼,“超逸绝尘,不践陈迹”,“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米芾《清和帖》行书 纸本

28.3cm×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可见米芾在集字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又能推陈出新,在摹写和创意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所谓“集千家米,煮一锅粥”正是如此。

米芾《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30.6cm×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集字简单来说是指搜罗某一书家的字迹并将其编排成文。

为延续米芾的这股“尚古”之意,为给当今学习书法的人们提供一条“通古创新”之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米芾·宋词》应运而生。

在这本书中,编者特地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满江红·写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为文,集米芾之字,当经典宋词与宋代书法高峰相遇,一场视觉的文化之旅,即刻启程。

集字作品欣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集字是书法学习从临摹走向创作的桥梁,通过收集、编排某一书家的单字,可以加深对笔法、字法和章法的记忆与理解。

与此同时,集字既需要微观上的细致观察,也要求宏观上的章法布局、位置经营,是用创作思维带动的书法练习。

图书展示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米芾·宋词》

微店预售

版 次:2018年9月 第1版 第1次印刷

开 本:710mm×1000mm 1/8

印 张:10

ISBN 978-7-102-08026-0

定价:38.00元

内页展示

米芾书法艺术特色

米芾(1051—1107)

北宋书法家、画家;

初名黻,后改芾,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

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长期居住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

曾著《山林集》,已佚,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著名的书法作品有楷书《向太后挽辞》,行书《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

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其书为“刷字”。

米芾对前代书法家的笔法技巧下过很大功夫,对自己所藏的晋唐名迹,无日不展于几上以临写之,睡觉以前必收于小箧之中,置于枕边乃眠。他的临摹功夫也超乎前人,达到“作古纸临仿,便与真者无辨”的程度。

对米芾楷书影响较大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沈传师、段季展和褚遂良,尤以褚遂良影响最大。米芾充分吸收了褚遂良笔法精绝、结体生动、书写率意、点画锋棱俱全、起伏跌宕的特点。

米芾 《伯充帖》 行草 纸本

27.8cm×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在米芾的传世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著名的《向太后挽辞》就全出于褚遂良楷书而稍有变化。他说:“褚遂良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所谓“骄色”是指书写时的自信和自然。米芾喜欢这种“骄色”,强调“都无刻意做作乃佳”“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所以作书之时敢于放笔直书,八面出锋,快意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