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辨证法则

一、经方的辨证法则就是仲景开创的六经辨证法则:

仲圣留下的《伤寒杂病论》之所以成为中医的万世经典,其实就是因为开创了“病脉证并治”这个六经辨治体系,使得中医从《五十二病方》的“按病处方”的时代,上升到“病脉证并治”“辨证施方”的《伤寒杂病论》时代,从此中医成为了理法方药俱备,体系框架完整的完美医学体系。

二、六经体现出的是中国固有的阴阳观,六经辨证就是三阴三阳辨证:

六经辨证就是《伤寒论》诸篇开首倡言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些内容,也就是“三阴三阳”辨证观。

中医,究竟到根源上就是阴阳而已,这个是万举万当,毋庸置疑的。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总结升华提出了阴阳观,这个阴阳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广泛的应用,这其中也自然而然的包括了医学。

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少阳最早是用于天文中区分时相的,一天中观察阴阳盛衰转化的时相模型,仲圣创造性的运用到疾病的分型上,历史证明,这个创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六经辨证的实质:

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少阳病)的实质就是把人体对于疾病的反应分为六大总纲,即六大症候群,每一经(纲)都有其特定的病位、病性和病态,这种辨证方法,有利于医者在各种复杂的症状中精确而迅速地抓住疾病的实质;是一个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疾病共同症候规律的法则,便于展开论治,由博返约,最能体现出中医的精髓思想——辨证论治(也可叫辨证施治)的精神。

六经的实质就是

病位——表里

病性——寒热

病态——虚实

太阳病——表实热

阳明病——里实热

少阳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偏于阳者

少阴病——表虚寒

太阴病——里虚寒

厥阴病——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偏于阴者

四、经方六经辨证的步骤:

经方的辨证论治是分以下几个步骤的:

1.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次辨药症

<1>辨六经:

辨六经的方法是把症候群用六经的实质+提纲症来对应分析属于哪一经或者哪几经以及其中的证型,

比如

太阳病(六经)中风证(证型)=太阳提纲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汗出恶风脉缓;

太 阳病(六经)伤寒证(证型)=太阳提纲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无汗,恶寒,脉阴阳俱紧。

这里中风和伤寒其实就包涵了一部分经方的病因病机:

风行开泄涣散,腠理开则汗出,津液受损外泄,表现在脉上就会和缓涣散一些;

寒性收引凝滞,卫气津液被束缚在体表而聚集,就会汗不得出,表现在脉上就会紧张亢进一些;

<2>辨方证:因为六经和证型确立后,还需要再精确,太阳中风类证有很多方子,太阳伤寒类证也有很多方子,其它的阳明,少阳。。。也是如此,最后确定用哪一首或者那几首方子就需要辨方证了。

比如:喘而汗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大热烦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等。

<3>辨药症:包括对某类病或某类症状确有特效的药症及其加减法则。

如半夏止呕,茵陈退黄,乌头蠲痹;

又如逆气重加桂(桂枝加桂汤),里虚则去芍或减量(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等。

综上所述,经过辨六经,辨方证,辨药症这三个步骤,接下来只需“处以汤药”而已,这就是经方的辨证施治过程,并不神秘,经过这一过程的历练,就能最大限度的抓住疾病的本质,最低限度的避免辨证失误和方证的失治,所以大部分娴熟的经方临床家就能达到“一剂知,两剂已”的境界。

前人有言:“学时方是先易后难,学经方是先难后易”,确为至理名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