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那一年(下)
历史杂谈
恢复高考三部曲
第一部
《恢复高考那一年》
——谨以此文献给独具历史特色
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
(下)
9、复习资料
1977年,中国大地好不容易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广大考生终于赢来了公平竞争上大学深造的机会。但所有考生的心情却都五味陈杂:“高兴有之,兴奋有之,但是也有恐慌和不安,因为他们的知识准备明显的不足”。文革十年,他们的学业被中断了,他们离开课堂时间太久了,现在要考大学,怎么复习,复习材料呢?这对于今天的高考生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一群原本在田间劳作、在工厂做工、在部队服役的青年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可能连中学都没有好好上过,如今突然有机会考大学了,心里当然会发慌,他们最渴望、最需要的就是复习迎考的书籍和资料。
就在广大考生为找不到复习教材而愁眉不展的时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个名叫徐福生的编辑和考生们想到了一起。徐福生想到了一套文革前曾经出版过的凝聚了很多学者智慧和心血的自学性丛书《数理化自学丛书》(文革期间这套丛书被沦为成了废品)。然而全套再版发行已经赶不上1977年的高考日期了,于是决定争分夺秒,分批赶印,《代数1》终于赶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的一个月面市了。考生在新华书店排队买到这本书的时候,他们喜出望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哪怕只有一本,也可以先解一点燃眉之急。
1978年春天之后,《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共17本得以整套再版发行。相较77级考生而言,78级考生们因为有了这套丛书,就产生了更多的自信和希望。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出动、通宵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正是因为这套丛书,那些被“文革”耽误了的青年人的命运,从此有了改变。
这套生不逢时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在中国恢复高考后,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在《上海出版志》上,可以看到这套丛书共发行了7395万册。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套书的发行量能与之比敌。
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有经过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更没有什么高考补习班来指导和帮助考生们复习迎考。然而这套系统性的自学类丛书,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就像知识的阶梯,像个“不见面的老师”引领着当年的考生们一步步走向大学的校门;也像一块敲门砖,叩响了命运之门。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届考生中,很多人都把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作为考上大学的一件必备法宝。
这套生不逢时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在中国恢复高考后,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在《上海出版志》上,可以看到这套丛书共发行了7395万册。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套书的发行量能与之比敌。
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有经过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更没有什么高考补习班来指导和帮助考生们复习迎考。然而这套系统性的自学类丛书,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就像知识的阶梯,像个“不见面的老师”引领着当年的考生们一步步走向大学的校门;也像一块敲门砖,叩响了命运之门。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届考生中,很多人都把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作为考上大学的一件必备法宝。
当年上海的这家印刷厂车间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风向标,“春江水暖鸭先知”,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了,由恢复高考而引领的全社会读书热潮正在扑面而来。10、备考轶事
听说这套丛书“不需要老师,你只要认真地看,认真地做里面的题你就可以有把握地去参加高考了”,这下大家就开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即托亲戚,托朋友四处去寻觅。听说一位考生向他的一位昔日好友借阅《代数1》,对方很不情愿地把书扔给他,他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书与老婆恕不外借”。他只得识趣地把书还给人家。
正当他苦于没有复习资料的时候,他舅舅从上海图书馆借到了《代数1》,但借期短无法寄给他,于是就把全书抄下来寄给他。收到手抄本后,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看讲解、做习题。由于他是“文革”前的高中生,基础知识还比较扎实,再加上有了和高考对路子的复习资料,这使他最终顺利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如今,他还珍藏着那个手抄本,这已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见证和纪念。也许是在考上大学以后,他才意识到,当年,就在他翻开这个手抄本的时候,也就预示着他人生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当年有一对知青恋人,他们虽然都只有初中文化,但却在1978年夏天的高考中都考出了惊人的成绩,一个是全省的高考状元,一个是全省的第四名。如今他两都是上海交大的教授了。据说他们当年能考出这样的成绩,都归功于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当他们买到这套丛书之后,两个人不是兴奋,而是都被吓懵了 “这么一大捆书呀,17本呢,一看头都昏了” 。等他们逐渐平复了情绪之后,就开始了一本一本地去啃,一道题一道题的去做。
虽然没有老师讲解,但只要按照书中的步骤看下去,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和理解。 “好像有一个老师带着你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步入知识的殿堂,一直深入到它核心灵魂所在的地方,帮考生们打开一扇扇窗门,让他们一点一点地接触知识、接触真理”。他们两人当时不在一个地方插队,所以经常会频繁通信,“情书”上写的不是肉麻的亲热话,而几乎全是学习的心得和复习的要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两双双步入了大学的校门。
上海有个小木匠,恢复高考后,他跳过了高中和大学本科,直接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经媒体报道后,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原来他在高考恢复前就在废品回收站淘到了这套丛书,他坚定地认为“国家总归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师,需要高端人才的”,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里,他却悄悄地看书,悄悄地自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就一举考上了研究生。
虽然没有老师讲解,但只要按照书中的步骤看下去,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和理解。 “好像有一个老师带着你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步入知识的殿堂,一直深入到它核心灵魂所在的地方,帮考生们打开一扇扇窗门,让他们一点一点地接触知识、接触真理”。他们两人当时不在一个地方插队,所以经常会频繁通信,“情书”上写的不是肉麻的亲热话,而几乎全是学习的心得和复习的要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两双双步入了大学的校门。
上海有个小木匠,恢复高考后,他跳过了高中和大学本科,直接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经媒体报道后,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原来他在高考恢复前就在废品回收站淘到了这套丛书,他坚定地认为“国家总归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师,需要高端人才的”,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里,他却悄悄地看书,悄悄地自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就一举考上了研究生。
11、答卷趣闻
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自于祖国的各行各业,他们的文化课底子本来就参差不齐,加之又荒废了那么多年,导致有的考生基础比较好,有的考生基础特别差,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考生,明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也想去上一次高考的战场长一点见识,增加一点阅历,避免人生会留下不必要的遗憾。这样以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答卷,下面略举几例:
理化阅卷中发现了一份这样的答卷,上面一个题也没答出来。不过这位考生倒也颇有自知之明,自己已在卷子上画好了一个大鸭蛋,而且画得阴阳面分明,立体感很强。更有趣的是他在鸭蛋旁还题了两行字:“阅卷老师辛苦了,送个鸭蛋来慰劳”!,还别说,当年的这份答卷确实还是给阅卷阅得很累了的老师带来了不小的精神慰劳呢。
语文阅卷中则发现了一份这样的答卷,题没答却写了一首题为《答卷有感》的打油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有的教师还欣然提笔,和诗凑趣。现录两首与《答卷有感》韵律相同的和诗以飨各位。其一《答某考生》“小子尚有才,无才写不来。回去好好学,明年你再来”。其二《阅卷有感》“老朽本无才,领导逼我来。若无好酒菜,明年不再来”。12、配套改革
为了配合高考的改革,全国所有的中小学,不管哪个年级,也都跟着一刀切地延长了一个学期,我本来1977年年底就应该初中毕业了,但也被延长至1978年7月份才初中毕业,导致我初二上了一年半,比我高一级的我姐他们高一上了一年半,比我低两级的我二弟他们小学五年级上了一年半。那时的初中本来应该是两年就毕业,而我们这一届初中却上了两年半。那时的小学本来应该是五年就毕业,而我二弟他们这一届小学却上了五年半。那时的高中本来应该是两年就毕业,而我姐他们这一届高中却上了两年半。
另外,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初中升高中也和高中升大学一样,取消了实行十年之久的推荐制度,而开始通过升学考试来从初中选拔高中生。1978年秋季入学的这一届高中新生,也就是我们这一届的高中新生,就是恢复考试制度后第一届通过考试而上高中的学生,我们的上一届学生还是通过推荐上高中的。好多家庭成分不好的孩子,前些年因为推荐制度而上不了高中,他们都回家务农了若干年了,后来随着考试制度的恢复,他们又纷纷回到校园,从初中毕业班插班,然后再考高中,进而最后再考大学的。
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国家还恢复了中专学校的招生考试,这既包括初中专,也包括高中专。初中专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高中专则是从高中毕业生及社会生中招收新生的。13、尾声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一根“指挥棒”改变了中国的命运。40多年来,高考伴随着民族的记忆,记载了整个社会的变革;40多年来,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大学录取率也从最初的100个人录取5人左右,上升至现在的100个人录取70多人,我国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迈向了“大众教育”。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能上大学的年代,考上大学已经不是啥稀罕事了,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考上的是不是好学校、考上的是不是好专业。
没有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就培养不出数以千万计的建设型人才,没有这些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会进入到如今的快车道,我国的贫穷和落后面貌可能至今也不会有大的改观。我国的GDP能达到目前的世界第二,可以说是与当年的恢复高考分不开的。感谢1977!感谢高考制度的恢复!当年的大学生,现今正是现实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栋梁!
2018年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七七级和七八级两届大学生近70万人入学40周年。他们走进大学实际上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前奏曲。在从此开始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两届大学生发挥了中坚和栋梁作用,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40年前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重新进入正常化、正规化的发展轨道,培育一代代新人继往开来。
历史的波涛卷过,今天回顾恢复高考制度,人们更能够认识到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独特性。他们是不可复制的大学生群体,已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作者简介:
程党会,男,武功县河道乡田南村上河道人,1963年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陕西汉中中学、武功薛固中学、武功长宁中学、河南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历史杂谈
更新于 2020-07-05
来自作品集读书生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