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玩物---黄脸油葫芦
黄脸油葫芦,俗名北京油葫芦、天津黑虫、麦田褐蟋蟀,学名Teleogryllus emma,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体型较大,体长约18-26mm,体型较大,体褐色或黑褐色,头圆呈黄色,油光锃亮。头大,圆球形。复眼上方具淡黄褐色倒“人”字形眉纹,触角窝周围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具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尾须较长,色浅,超过后足股节。足褐色或土黄色。两尾须长,超过后足股节,色较体色浅。可能其鸣声像油从葫芦内倾注而出所发的声音,故得油葫芦这一称号。黄脸油葫芦在中国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分布。
黄脸油葫芦喜欢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沟壑、岩石缝隙中和杂草丛的根部,白天隐藏在石块下、草丛中,夜间出来觅食、寻找配偶交配,雄虫筑穴与雌虫同居。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与斗蟋蟀一样,会相互咬斗。
黄脸油葫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1代,雌虫以细长的产卵针产卵土中越冬,翌年春末若虫孵化而出,夏末后成虫出现,可听到其鸣声,此起彼落,连续不断。黄脸油葫芦食性广,以各种植物的根、茎、叶为食。
黄脸油葫芦鸣声委婉动听,带颤音,声如“唧吕吕吕(Ji-Lu---)……,唧吕吕吕……”,连续不停顿,夜间和清晨鸣叫更欢。
饲养:黄脸油葫芦的饲料以植物饲料为主,可喂给丝瓜、南瓜、包菜叶、青菜叶、苹果、米饭粒等。入冬时,可喂点猪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体内脂肪,加强其抗寒能力。饲料要经常变换品种,不要老喂一种。
进入冬季前,就应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将其放入葫芦内(留通气孔)饲养,外面可裹层棉花。它在葫芦内仍能鸣叫,当感到温热时会发出"热叫",若温度降低时,它又会发出"冷叫"。不论冷叫、热叫,每次听到叫声就应加给食物。这样,每逢出现温差时,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它就会鸣叫。所以一些玩家就会将油葫芦放在身上,随身携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