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新在哪里
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倡和坚持素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所以,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那么何为新课堂?新课堂到底新在哪里呢?
一、新课堂的特征
什么样的课堂才叫“新课堂”?在我看来,会学、乐学、充满人性与享受的课堂就是新课堂。
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的资源是人、物与环境。实践证明,一切真知来自于学生真实的体验与实践,即来自于学生的思考与活动,所以,新课堂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课堂。
新课堂是尊重人性的课堂。尊重人性,就是尊重人的基本特性。没有对人性的尊重与期望,就不可能创造出会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尊重人的生命与需求的心理倾向;就不可能有追求教育公平与公正的价值导向。所以,教育专家陶西平讲,好课堂应该是“三声”的课堂,即有“掌声、笑声、辩论声”;是“三话”的课堂,即“自己的话、真实的话、有创建的话”;是“三交”的课堂,即“交流、交锋、交融”。如果没有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就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新课堂是学生能真正享受的课堂。新课堂的建设,不是要求教师与学生掌握、获得高效学习的技术,更不是创建一个新的教育理论,而是通过课堂结构的升级与重建,通过对课堂教育元素的整合与提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这两个重要课堂元素的能量达到最大,让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与教师的专业共同体真正形成,让享受学习、享受课堂成为现实。新课堂要通过倾听、合作、交流、质疑的习惯培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让课堂成为培植希望、孕育能量、根植自信的场所。
二、新课堂的内核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教室里的学习是通过与对象世界的相遇和对话,是通过教室中与教师、与伙伴的相遇和对话,是通过与自身的相遇和对话来实现的。
学习的第一步是相遇。学习是与物相遇、与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的旅程。与物相遇是产生好奇心与探究冲动的过程;与他人相遇是找寻伙伴,走向互助与合作的过程;与自己相遇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学习的第二步是对话。学习是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展开的从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探索的旅程。与物对话获得重构与创造的可能;与他人对话利于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境界;与自己的对话能通过重构自我,形成新的比较、判断、决策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
学习的第三步是重构。只有相遇,没有对话,学习是封闭且肤浅的;既有相遇,又有对话,学习是丰富且深刻的。相遇是真正学习的前提,对话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学习的新概念,就是相遇、对话与重构。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与思想,也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
三、新课堂的本质
新课堂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课堂文化、学校文化的重塑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或者这个过程不到位,改革就不能持久与深入。教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从旧文化走向新文化的过程,离开了这一点,就永远难以挣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文化重塑的关键在于,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有正确的价值引领。课堂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外化,更是学校文化的内敛,重在环境、制度、行为与精神的相互凝聚,表现在公平与正义、尊重与平等、探究与合作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