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否有条件?

刘墉在他的《爱为什么总矛盾》一书中讲爱的第五个矛盾“爱是没有尊卑贵贱,又好像有尊卑贵贱”的时候开头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当年他的一个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师母来送温暖,老师很骄傲的说自己第一次婚姻很无趣,遇到现在的师母后生活很惬意,刘墉不讨好的在他老师高兴时提问前一个师母怎么样了?

我想起这个小故事的原因是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既有文艺范儿又有生活味儿的电影《相亲相爱》,片中的故事和刘墉老师这个案例有点相像。这部电影是由刘若英的女老师张艾嘉指导并主演的。影片通过三代女人的爱情胶着出的家庭矛盾引出一系列与爱相关的温暖和感动。而张艾嘉这条线中就有对上对下的焦虑。她的父母的爱情正是上述刘墉所提及的老师这般的爱情:在家乡因为生活在一起,只是柴米油盐般的生活,到了城市因为爱情走到婚姻有了精神上的寄托。如果事情单单只是这样,按照现行的三观世界,这种男人是要被批判为渣男的。但电影客观展示了另外一面:电影开头城里的这位妻子逝世,丈夫凭着落叶归根的传统习俗葬回家乡。在农村的原配夫人还在世,而张艾嘉主演的这位教师因为自己的焦虑试图将父亲迁回城里与母亲安葬在一起,引发了贯穿电影的矛盾。电影吸引人的地方是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气息,角色很丰满。加上演员的演技,毫无做作感。特别是张艾嘉、饰演丈夫的田壮壮还有原配夫人吴彦姝。你会看到电影展示的没有对错之分,作为第三方的观众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对同一事件里“爱”的不同阐释。自私的爱如女主自身的焦虑引发;大度如丈夫的任劳任怨;任性如女儿的一意孤行;一厢情愿的坚持如作为原配的太姥姥…但是到了故事的结尾,每个人又似乎都让度了自己那份执着,让电影最后有了一份美满。

一个好的电影和一本好书一样,能启发人们思考和反省。正如该片英文名《love education》一样,电影只是通过一个代表性家庭的缩影给了我们尽可能多的爱的教育。这部电影2017年11月3日上映,票房毕竟是市场的,没有多喜人。但是在文艺圈内圈粉无数,2018年四月获得第二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评委会大奖提名。9月12日,该片获得2018华语电影盛典,十大华语电影奖。10月30日,该片荣获第九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作奖。

看过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直萦绕在心中的困惑,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困惑。那就是:爱,是有条件的吗?以往我们看电视剧,同样是前面我说的情节,原配不管是因病还是其他原因死了,男女主角可以因为爱情走到一起,观众都拍手称快。如今,我们会慢慢的用“站在另一方”角度思考问题,推己及人。这种思想上的进步究竟是双重标准作祟呢,还是道德情操的提高?不管是怎么样,电视编导的变化确实看出时代思想和精神的改变。

爱,当然是有条件的。但是很多人把条件当作了框架,所以才把有条件的爱不当是爱。当道德超过一切,爱是无条件的;但道德越不过其他因素,比如金钱等世俗的框架,他就是有条件的。

听说过一个越战的故事。一位美国士兵在越战后给家里打电话说战争结束了要回家,想要带一位战友一起回家里,他告诉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一条腿。战士的父亲语重心长的表达了不能带他战友到家里的陈述,毕竟这会给他们家庭带来麻烦,而且他们或许可以帮助他的战友另外找到归宿,政府也会帮助到他。然而,事实是几天后父母收到通知去越南收尸,因为电话里儿子提到的战友就是他自己,他选择了跳楼!这个故事曾被很多心灵鸡汤引用过,多数表达的是爱是无条件的。但我觉得这正好相反,爱恰恰是有条件的。在这个故事里,父母没有错,那位战士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时空的错位,刚好是两个不同感受的人站在了不同角度去思考现状。他们在讨论爱的话题的时候都是有条件的。战士希望自己不给家庭添麻烦,父母希望本不富足的家庭可以不被额外添加麻烦。战士知道自己渴望的无条件的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有条件的爱的麻烦,父亲无法知道在“敏感”时期不该理性的去讨论有条件的爱,这场悲剧的发生更多的是“沟通和交流”的表面下,长期的生活思维惯性错位。试想下,假如战士直言相告,父母会回应那样的话吗?爱,经不起推敲和考验,因为总有推敲被当真的时候。

当初看斯帕克斯的《分手信》这类催泪纯情小说的时候,总感觉爱情的美好让人无法释怀,虽有隐痛却总不是美好。经历过了,却才发现爱情很脆弱,还是需要去经营的。感性和理性就像2个小人,一个天使一个魔鬼,时不时跳出来让你去做选择,关键他俩还时常变换角色,一会儿这个是天使那个是魔鬼,一会儿又反过来。所以看到柏拉图式爱情的时候,那些总以为是无性恋爱的人,忘了他可悲的另一个名字——无法实现的理想。人成长到一定年纪,不仅是不自觉的改变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方式方法,更可悲的是这种发生还总是后知后觉,而且就像你永远都不会摊入同一条河两次一样,你永远再不回曾经过去状态的你。历史能给你的只是一次不回程的票,你要总结着走完接下来的路,然后继续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推敲那些经不起推敲的“推”和“敲”,这些都是附加给我们的条件。

可又有人说了,母亲哺育孩子这样天然的爱不是无条件的吗?确实是,那就是我们出于本性天然的爱。到了哺育期结束,那份天然的责任就靠道德来维持了。这也是我们人和动物的区别。有爱,有道德。如果你有观察过鸟类,你会发现基本上鸟类都有在哺育雏儿到一定年纪后就会赶走或离开他们孩子,让孩子自己成长。比如小雀的虫谷食先是家人共同进食,孩子长大后就赶走它,让他自己学会觅食。信天翁长到一定年纪,父母离开它让他自己学会离开巢穴振翅高飞。这就是典型的爱的先天天然和后天自我适应。我们的传统教育在给我们洗脑时总是不断的告诉我们反哺的美德,因此还给了乌鸦一个新的翻身“不是什么好鸟”的机会,但成年后的我们却更多的是在“道德绑架”中逐渐感觉出这是一种爱的体悟:在爱中反馈给予我们爱的一方。这就是儒家思想贯穿到中华民族教义中的“孝”。而西方则是一根筋的去“适应”,而非创造道德如我们。也因此我们在接触到西方思想后发现原来世界的准则原来可以完全与之相反,所以我们在那批第一批次撞击西方思维的儒家学人中隐晦的避开了他们自己怀疑的那部分内容,比如康梁这一辈,在这些人中我只看到率性而为的辜鸿铭真正意义上的“裸体以待”。其他的,则是拿着聪明犯糊涂,思想道德从此再次“被利用”了。因为他们内心也知道,如同孔夫子的大义“仁”,小义的“爱”不过也是有条件的弃舍。而只要有弃舍,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本身认同了价值取向的不同,而非是非的存在。进而给了“利用”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些不同的价值观无非也是这样产生并衍发自己的阐释的。

《诗经》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 经典的爱的释义

晓以大义者,爱恒有之;契而不舍者,爱恒爱之。宗教的爱始于社会发展的初期,人性本善本恶论原本也只是一个轮回的悖论,出发点只在本性。纠结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如去直接养只鸡肯个蛋。同样的,既然爱可以有大小,本也就允许有善恶,友情亲情爱情本身极端了也可以被阐述为“感情的相互需求”。本念加持,唯之不破。或许,自从人不再孤单,爱就有了吧,而她是否有条件,在宗教,在社会,在伦理,在各自的内心,早已有了个体自我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