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养生法【中】
辰时(早晨7点至9点),胃经当令!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说的是,胃是存放食物的器官,有“水谷之海”之称,主受纳、腐熟水谷,是生成营养物质供给五脏六腑活动力量的源泉,为人身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故而在辰时吃温暖的早餐可以促进中焦气血升发,有利于整天都有充足的精神气力。辰时是天地阳气上升最快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此时,胃的阳气达到顶峰,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最旺。辰时别名食时,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就是吃早饭的时间,吃早饭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这时阳气全部升起,天地间是一片阳气,早饭即使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因为有脾胃在高速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把吃早餐当作一个好习惯,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此时能精心为身体准备一份早餐,不仅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并且对身体也大有裨益。如长期不吃早餐,会使人精神不振、气色差。很多人将气色不好归罪于晚上睡眠差,其实这与长期不吃早餐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辰时养胃要注意以下几点:早餐一定要吃热的食物。人体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摄入冰冷的食物会使气血不畅,从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再者,饮食避免太油腻,吃太多肉类或太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可选择各种粥、燕麦片、豆浆、芝麻糊等。
巳时(早9点到11点),也叫“隅中”,隅,斜角,中,接近中午,说明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此时脾经当令!胃里的早餐食物已经被研磨成食糜,下面就要轮到脾来履行它的职责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升清,能够把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起到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以维持人们的生命活动。据研究发现:上午9点到11点是人体精神最为振奋,体力最为充沛的时候,是人一天当中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此时,上班族工作效率最高,学生记忆力最强,老年人锻炼身体体力最充沛。我们在此时宜活动一下身子,从而促进脾阳助其运化,帮助肠胃消化,忌久坐不动,否则,易出现消瘦、湿肿等问题。但此时忌做剧烈运动,忌情绪过于激动,过于忧伤,忌劳累过度,忌吃过于冰冷的食物等等,这些都会成为脾正常运化的阻碍。另外在此时,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静思养脾,以保证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
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也要在这个天地之气的转换点上调整气血。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即心是人体的主宰。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如在午时能静卧闭目养神或小睡一会儿,以此让我们人体顺应天地的气机变化,所以古人把睡子午觉,叫作“盗天地之生机”,对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那么,午睡多久合适呢?建议午睡以短睡为主,半小时左右即可。若午睡时间太久,一旦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下午反而会感觉更困倦,更没有精神!睡眠是阳气归根,浅睡即醒,阳气得以适当休息,归根不深。若深睡则阳气归根彻底,猝然叫醒,阳气升不起来,则精神萎靡。然而,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几乎没有正式的午休时间,但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使只是打个盹或闭眼静坐几分钟,醒来后都会觉得精神为之一振,能较好地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午休时为了工作仍然强迫自己驱除睡意,继续工作,则易耗伤心血,心火上炎,导致心烦失眠,夜睡不宁,反而影响工作效率。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未时小肠充满胃腑传来的食物,“肠满胃空”,因此应避免在未时进食,不吃米饭、面食、饼类、水果等,尤其不宜进食肥腻、难消化、冰冻的食物。确实饥饿难忍的,尽量选择汤水类食物,而且要温食。经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说明小肠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顺理清浊,将身体中多余的水分排到膀胱中,食物中的糟粕排入大肠中,而精华部分则是运送到脾脏位置。如果小肠的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这时腹部疼痛等病症就会出现;如果小肠和化物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其典型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症。需要指出的是,未时的阳气虽然还是比较足的,但微弱的阴气也渐渐生起,天地和人体的气机从外张转为内收,所以这段时间以静养为宜,不宜剧烈运动,宜适当喝水、喝茶,有利于排肠毒、降心火。另外,这段时间也可以适当按摩小腹,可以帮助小肠蠕动,以帮助排气、排便和降低便秘,从而减轻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