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画的笔墨观

国画讲坛 3天前
中国写意画的笔墨不仅是绘画语言和载体,同时又是审美内容,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笔墨本身就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价值追求,寄托画者学养、情感、体悟,蕴藏独立特有的生命世界和审美境域。
笔墨并非狭义地指笔墨技法,笔墨包括笔墨精神、笔墨修养、笔墨格调、笔墨气象。
笔墨赋予自然新的生命力。古人有“神采生于用笔”之说。清人方士蔗言:“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以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中”。由此可见,从虚境转为实境时笔墨的功用。提升笔墨的格调与功力,方能如石涛所说的“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在中国画心与手的转换中,笔墨至关重要,不可替代。

《闾庭多落叶》 68×68cm

历数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大师,他们都有着清晰的笔墨追求。陈淳笔墨追求“写物之生”,徐渭有“技进乎道”、“趣在法外”的笔墨状态,八大山人的笔墨有“笔简意丰”的文化含量,石涛崇尚“道法自然”、“无法而法”的笔墨自由。自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无一不笔墨精良,同时他们对笔墨都有着体系化的学术认知与论述。
笔墨的精进,源于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美学判断与高度的审美自觉,取决于画家的天赋、才情、修养、功夫,非一朝一夕可得。
笔墨与中国画有着一体无碍的相同审美,中国画格调的雅与俗,乃至画中形象、色彩、章法、意境、修养,与画中的笔墨个体息息相关。中国画的进境亦可通过笔墨先行,如齐白石等“变法”先从笔墨开始,然后完成整体的改造。笔墨功夫与修养程度,同时决定着中国画表现的张力。
画品人品,息息相关。柳公权说:“心正才能笔正”。笔墨传达人的心灵和性情的时候,会体现人的气质。所以笔墨有质量高低之分。黄宾虹在数十年锤炼笔墨后说:“非朝夕作画可谓不间断,要每日练笔力,而笔笔合乎规律之中,久而久之方得超出规律之外。”这正是笔墨大成后,得鱼忘筌,随心所不逾矩的状态。

《等到秋风起》180×96cm

明人王绂讲:“要得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又有:“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耳。”笔墨不能沾染内心的俗气,尘气。以笔墨本身而论笔墨,终难免桎梏,做一匠人。笔墨的提升,在笔墨之外的人文修养。
中国画笔与墨是相生的关系。笔撑起筋骨之气,墨润化无间。笔墨刚柔相济。清人龚贤讲到:“墨中见笔法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笔墨非二事也”。墨中见笔法,这时的墨随着笔的运行产生生命气息与精神。笔中有墨气,则润化出气象风范。笔墨相生相依,化出万千气象。
用墨如用色,墨可分五彩。用墨需浓谈相生相融,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浓处流动而不滞,淡处秀逸而不晦。用墨之妙在用水,泼墨、破墨法最为凸显。水流动,水墨交融,墨亦流动以润化,于是浓淡相生相连相融相冲,墨气淋漓,气韵生发,所谓运墨而五色俱。
用墨忌墨多掩其真,损其笔而浊。忌有墨无笔,有肉无骨,忌墨猪之病。
龚贤说:“用笔要健。”谢赫六法之中有“骨法用笔”。荆浩在讲吴道子的画时曾说:“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用笔的骨气在于笔墨能力透纸背,能生发出骨相铮铮的精神气质。

《春水悠悠》96×60cm

清人沈宗骞作《芥舟学画编》中言:“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所谓下笔有神者此也”。又言:“出之于自然,运之于优游,无跋扈飞扬之躁率,有沉着痛快之精能”。展示用笔刚柔、圆融、灵机、生趣,技进乎道。

用笔有缓急,源于节奏与韵律。黄公望运笔较快,故飘逸,王蒙运笔略慢,故浑厚。
书法用笔并非局限于形式方法,书法本身蕴藏的审美与文气,同样有资于画面。中国画久有书法用笔的概述,如唐宋楷书入画,得方正之气,元人行书入画,得疏放飘逸之旨,明人草书入画如徐青藤,得狂放之趣。董其昌提倡以草隶入画,追求古朴奇崛。清末碑学大兴,篆书,金石入画如金农、吴昌硕、齐白石等,各得其旨。
笔墨宜在雄放中含蓄蕴藉,有隐有出,有收有放,阴阳互变,自然流畅。
笔墨有虚实之分,虚实相生,不能分割。实笔化出物象,镇住全篇,这时虚中方可生出意趣,灵而无滞,留与情感大化的空间。实笔中见虚灵,虚笔中有意蕴,虚实兼备,才能神气浑然。

《五月熏风》136×68cm

虚实之中有轻重,重能扛鼎,流动不板滞,舒朗有致;轻能萧散简远,浑然脱尽习气。黄宾虹讲:“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方是押得住纸”。
笔墨忌俗,忌散,忌轻浮,忌丛杂。笔墨乃至中国写意画俗病最大,俗在取法浅陋、粗野、卑污而不自知。伪病其次,胸中无物而强为,窃古为私,矫揉造作诈为老笔。中国写意画笔墨作为画中的个体,媒介体现,却与整部中国文化史内息相通,只有深入去体悟,不容虚与委蛇。
中国写意画笔墨是中国画的基石与精髓,中国写意画笔墨品质的提升,技术层面的训练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从我们传统哲学中寻找根脚,提升审美的风范。
(0)

相关推荐

  • 中国画家马敏-师古人,育新人

    中国画是画家用来抒发个人精神世界的艺术,它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因此,对一幅国画作品很难有一个统一的量化的评判标准.因观赏者的学识.修养及审美理念等因素的不同,中国画的欣赏可分为不同的欣赏层次. 闲庭 ...

  • 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之我见

    在价值标准和审美趋向日益变化的当今社会,一批画家一直坚持着中国文化的本体立场,他们既要从传统中继承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又要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还要在作品中体现出当代的艺术观念和现代的艺术语言形式. ...

  • 学习文人画,为什么要先学习书法?

    自从书法介入了中国画之后,以书入画成了文人画的重要表现技能,亦使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与语言形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次质变与飞跃,并由此丰富与发掘了中国画的形式,有力地实现了审美层次的递进.书法用笔与绘画笔墨 ...

  • 中国美术人物志·2020庚子艺术百家——张庚伟

    作品欣赏 散论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特指我国传统绘画,它是以中国独有的笔.墨.颜色.宣纸.绢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技法而创作的绘画品质,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体系 ...

  • 以笔取气 以墨取韵:黄独峰中国画作品欣赏

    黄独峰 · 江湾小居 黄独峰(1913-1998),名山,号榕园,又号五岭老人,广东揭阳人,著名中国画家.1929年师从揭阳画师邝碧波学海派花鸟画.1931年,青年画家黄独峰入春睡画院,拜入" ...

  • 了解黄宾虹的笔墨观,让你读懂中国书画(高清作品)

    在黄宾虹眼中,"国画精神,全关笔墨" . 黄宾虹的笔墨精神源于自然造化之启示,又集传统笔墨语言之大成,而最终所形成的体现了中华审美意蕴的"浑厚华滋",不仅仅是对 ...

  • 了解黄宾虹的笔墨观,让你读懂中国书画

    在黄宾虹眼中,"国画精神,全关笔墨" . 黄宾虹的笔墨精神源于自然造化之启示,又集传统笔墨语言之大成,而最终所形成的体现了中华审美意蕴的"浑厚华滋",不仅仅是对 ...

  • 中国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李可染 黄山风光 1963年作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是怎样的?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

  • 是什么影响着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

    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几天,"中国超2亿人单身"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有人惊呼:单身社会已经来临!一时间,引发全民热议.事实上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单身成年人口早在2018年就达到了2.4 ...

  •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意”性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意"性简析写意画是中国传统中国画的精粹所在,是多种中国绘画形式中的一种,强调以书法入画,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事物形象,讲究神似,体现了中国绘画的至高水准.因为它具有 ...

  • 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讲述神权与皇权之争,皇权为何能胜出?

    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名言,如:普(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皇权对天下的认识,在古代,权力集一身的皇帝,他们的观念注定不能太窄,不然很容易与昏君挂钩,一个明君 ...

  • #中国写意画#原创 #抖音小助手 #谁说国画不抖音 #鵝#国画

    #中国写意画#原创 #抖音小助手 #谁说国画不抖音 #鵝#国画

  • 中国民间诗人‖任观良老师作品《七绝•护士节》

    诗人简介:任观良,网名博爱,男,江西省赣州市人.为江西龙南市太平诗词学会会员,江西龙南市诗楹联学会会员.曾在部队任连长,在地方政府部门任局级干部.多年来,在部队.地方各种报刊.杂志都有留墨,已出版个人 ...

  • 国画山水的笔墨观浅析,看完画山水会更有生命力!

    最美国画 国画基础学堂 1周前 国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衍生出很多的流派风格.山水画作为绘画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山水画家的基本功.山水画的笔墨观是我国千年文化的精粹,但仍有很多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