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为何会对秦朝持肯定态度?了解原因,你会发现秦朝的伟大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秦朝是暴政,批评声多过赞美声。但实际秦朝是伟大的,很多历史名人都不约而同地隐晦表达了这一观点,比如此文的主角戊戌六君子之首谭嗣同。
谭嗣同曾写过一本书叫《仁学》,里面有提到过:“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其实是在表达秦朝的制度,被后世沿用了两千多年。具体前半句是说政治体制,后半句是说学术,尤其是后半句耐人寻味。
荀学,指的是战国时期儒家或者法家的学者荀子所创立的学问。之所以说是儒家或者法家,是因为荀子在学术上的特殊性。荀子出身于儒家,且主要以儒家自居,但与正统的持“仁政”观念的孟子主流学派有极大的差别。最典型的一点区别就是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很有意思的是,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所以建议统治者以宽仁治天下,重视对百姓的教化;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所以建议统治者以规则治天下,重视用制度约束百姓。也许你看到这里就能隐约感觉出来了,实际荀子的理论更偏向法家。而实际情况是荀子确确实实也是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他还教出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徒弟——韩非子与李斯。尤其是李斯,对秦朝的法制体系影响十分巨大,是秦国乃至秦朝贯彻法家统治学说的奠基人。
然后你在回顾一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是如果使用儒家的,也许你就能领悟出来了。每个朝代虽然都很明确提出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也只是嘴上说说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来没把老百姓当成善良之流,一直都是竭尽全力提防着怎么预防百姓造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土地、户籍、经济、法律、阶层流动等诸多方面对底层的百姓加以限制。这种态势怎么看都像是荀子所提出的“人性本恶”观点,使用的招数也是法家的招数。
后世跟秦朝唯一的区别就是,后世的法家手段确实不如秦朝那么严苛,相对温和许多。这里面可能或多或少会有孔子跟孟子的仁政思想影响。
所以你看,历朝历代表面上尊崇孔孟之儒家思想,实际暗地里用的是荀子的法家统治思想,故而谭嗣同“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或者可以更确切地说,是叫阳儒阴法。
接着你再认真思考一下,秦朝的郡县制,以及对中央集权的设计理念,是不是都被后世沿用了两千多年?而且秦始皇还消灭了分封制,后世却没有一个朝代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甚至因此引发了无数战乱与亡国事件,后世在这方面还不如秦朝呢?另外就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是朝着三权分立方向去设计的,后世每一个朝代都偏离了这个轨道,实际是退步的。
唯一后世在制度上比秦朝先进的地方就是在中央集权方面的改革,具体表现在分散相权(三省六部制)、限制兵权(士大夫治天下)这两个方面。不过这两项改革,竟然耗费了两千多年时间,中间还不断走弯路。论制度改革的效率与效果,实际还是无法跟秦朝相比。
如此一来,秦朝在很多方面是超越后世的封建朝代的,说它伟大一点也不为过。也难怪谭嗣同会发出上述感叹,说明这是共识。
不得不感叹,从古至今,无数先贤,都在思索着制度改革,个中历史教训,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尤其是各位家长,建议你们多引导自己的小孩多读一读历史,这是培养后代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