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人品最差的诗人、恶名远扬,但这首诗却被我们奉为经典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诗歌的国度,那时候大唐国力兴盛,诗歌也处于大发展时期,无论是武将还是诗人都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像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但是自古以来文学水平和为人处世的品格从来都不能划上等号,在唐朝这浩如烟海的文人墨客当中,我们很难保证所有的诗人都非常的完美,毕竟人无完人,有些人在诗词的创作方面天赋异禀,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却十分的差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诗人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就是初唐诗人宋之问。

这个宋之问出生于初唐时期,是初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了,而且还是颇受武则天器重的御用文人,与沈佺期合称“沈宋”,对盛唐时期的诗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诗歌做出不少贡献。

那么宋之问的人品为何被我们后人所不齿呢?作为御用文人,他攀附权贵、攻于算计,而且相传为了一首诗,还杀了自己的外甥,为了权力,背信弃义,谋求上位等等,可谓劣迹斑斑。其实在他的种种劣迹当中,在我心里最不能忍受的便是他为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诗,竟然杀害了自己外甥,时至今日那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依旧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使得我无法忘记那悲惨的一幕。作为武则天的御用文人,一首好诗就是他最大的业绩和职业道路上的垫脚石,所以当他外甥吟咏出这首诗的时候他就想据为己有,动了杀念。

其实这个说法也是有些诸多漏洞的,不过现如今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了,真正的原因我们也无法考证,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之问的人品,就像是宋之问一样,虽然他的文学功底有目共睹,但是他拙略的恶行我们也是心知肚明。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宋之问,此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他父亲也算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有了家庭的熏陶,再加上自己不断地努力,使得他长大以后便展现出了自己在文学上面卓越的才华。然而最让人感到惋惜的便是这个诗人虽然有才,但是无德,他的文采与他拙略的品性同出一辙,这两种品性同时在宋之问的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的他也是走上了科举考试的路上,从一个基层的小官很快被提拔为武则天身边的五品学士,那个时候正是武则天执政期间。此时的宋之问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不惜用尽一切拍马屁、勾结外戚、出卖朋友等卑鄙的手段,但最终宋之问也成了唐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唐玄宗即位后被朝廷赐死,在我看来他几乎把唐朝诗人的脸都丢尽了。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身为女人当然还是喜欢男人的,这一点宋之问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我们从外表来看宋之问的话,不得不说他的长相放在古代中国也算得上是一个美男子。因此艺高人胆大得他尽然试图用一封情书来讨好武则天,但是却遭到了武则天的直面拒绝,这件事情发生后简直没有把他羞死。

因此武则天,乃至以后得几任皇帝都对宋之问没有一丁点的好感,所以只要武则天下去以后,其他的任何人都会第一个选择打击宋之问。唐中宗上台后,宋之问变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被削掉了官职,流放到了偏远的泷州(广东罗定)。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打消他回到朝廷的决心,身为一个已经被流放的人,宋之问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野心,后来通过出卖朋友,攀附安乐公主企图东山再起,无奈后来宫廷政变,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边取得胜利,赐死了宋之问的靠山安乐公主,最后宋之问自然也没能逃脱,在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在贬谪之地被赐死。

虽然宋之问此时在我们的心里还是一个小人的形象,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他的文采在整个唐朝来说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的创作为盛唐律诗奠定了基础,在唐诗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比如这首《渡汉江》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武则天去世后被贬外地,从泷州(广东罗定)逃往洛阳路上,经过汉江时写的,这首诗自古以来不知道慰藉了多少游子的心,也不知道曾多少次引起了我们在外漂泊的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远离家乡,音书断绝,春去冬来,却总也望不到家乡。如今马上就要回到故乡,内心却不知道为何感到忐忑,不敢相信这眼前的一切。

这首诗作为千百年来游子们最喜欢的一首诗,却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宋之问因为攀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被贬岭南,罪有应得,这次北逃洛阳,狼狈至极,也深受教训,奈何宋之问却始终不改对权力的贪婪。

但不管如何,这首诗是一首好诗,抛却作者的人品和背后的故事,仍能引发我们对故乡思念的共鸣。

然面对这宋之问样的“两面派”和文学、人品上极端不符的诗人,你们又有什么特殊的见解呢?

作者 | 每天读诗词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商务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学习 | 微信(szbd66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