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一尊农民的塑像​II赵征溶(江苏省)


一尊农民的塑像

☆赵征溶(江苏省)

我出生在农村,我家的亲戚也多是农民,于是农民就成了我人生的重要情结。三姨父就是我心中一尊农民的塑像。
三姨父姓徐,名长安,身材魁伟,一身黝黑的皮肤亮出他的健壮,一双英气勃勃的眼睛亮出他的精干。他是个地地道道最本色的农民,却是心灵手巧,不算能工巧匠,但瓦木工活还都拿得上手,是农村里的能人。当然最根本、最重要的他是个养牛的行家,种田的里手。他养的牛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气力特大,耕起田来脚步快。最是三姨父一声雷雷(吆喝牛的号子),声振数里,人也精神,牛也精神。他家的庄稼长得特别好,有一回秋收,我在那里,便亲见那长长的稻穗,黄澄澄,一穗有头二百粒,实在招人喜爱。当时一般人家,一亩田收两担稻,约三百斤。而他家水稻的亩产有五六百斤,算是很高的产量了。从落谷育秧到管理收获,那一桩不浸着三姨父的汗水和心血?
三姨父家不仅有牛,还有水车等大型农具,应时的农活是不会耽误的,这也是生产条件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他家还养了一趟鸭子。清早,大姨兄用大吊筛转罢了糠团子,鸭栏一开,嘎嘎嘎的一群便去吃食,鸭栏里即可拾出一筐蛋来。这一项副业收入在当时就很令人羡慕了。当时的农村,三姨父家可算是户小康人家。到了过年时,炒炒米,蒸水糕,磨豆腐,忙得热气腾腾,一家人便分享着这一年辛苦所带来的快乐。
勤劳致富,三姨父便信守着中国农民这一传统的理念,追寻着中国农民这一美好的梦。且不说做农活夏日炎炎的汗滴禾下土,就说养牛,冬天的寒夜里给牛拉尿,换垫的草,几次一爬还能睡多少觉?每到大忙时,或是耕田披着星,或是打场脱粒戴着月,又几多辛劳?一分收获,十分汗水,三姨父也就是这样执著着。俭朴可算是勤劳的孪生姊妹,三姨父不抽烟,不喝酒,不耍骰子,不打牌,似乎除了劳动,他就没有什么爱好。平时居家过日子也是很节俭,田头圩堤长的是瓜角茄菜,我就在大溪河的堤上摘过豇豆角子,家中的菜蔬是不用买的。做米也是自家舂,用不着出外加工。即如家用的畚箕,各人戴的斗篷,都是从大月池里割了芦苇自家编织的;脚穿的草鞋,家中的妇女都会打;农用的粪兜、柳筐,也是从柳树上取下些枝条,自个儿编的。三姨父七十多岁了,还在编柳筐,一次砍柳条从树上摔了下来,掼伤了腰。一生如此,勤俭该是对他最确切的评价了。
土改时,三姨父家是佃中农,分得了土地。就靠着这勤俭,解放后确实过了几年好日子。可发家致富却只是一枕黄粱。统购统销时,我便见到乡里的干部敲打着他家的橱柜,揣度着里面藏多少粮食,要他卖余粮。所谓卖余粮,其实也就是政府用剪刀差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不久又合作化了,他家的牛和大型农具都入了社,说是折价,可谁给他兑现过一分钱?人民公社化那会儿,农村里连锅铲、汤罐都强行收走了,他把家中的几根房料转移上城。后来让我家给了镇办的造纸厂,还是让共产风刮掉了。多年辛劳的汗水就这样白白地流失了,他又何处去喊冤叫苦?中农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夺去了他的生产资料,也就断掉了他的资本主义的路,当时他也只有和大家一样守着那社会主义的贫穷了。
三姨父不爱多讲话,沉默大约也是一种刚毅,他便是倔着性子生活着。1958年大跃进那会儿,到处放卫星,宝应就放了个水稻亩产13000斤的卫星。三姨父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根本不相信,私下里跟我们说,“一万斤水稻铺在一亩田里要有多厚?”那时我们是“听话要听党的话”,还说三姨父保守,以为保守是农民的痼疾。恰恰是三姨父对了,这大约应验了毛泽东讲的那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上初中时的寒暑假,我常是在三姨父家过的。他待我们弟兄如同亲子,我便喜欢他,经常地亲近他的宽厚。俭以待己,厚以待人,这大约是中国农民的一大特色。,我家受惠于三姨父者尤多。早年过年,总是三姨父挑着担子,行走二十里地,把豆腐、炒米、水糕送到我家。大跃进除四害,为完成任务,我们弟兄三人去了三姨父家,夜晚在附近的树林里捕捉麻雀。三姨父家还给我们烧了夜餐,其中还有一道烧大肠,至今我还记得那美味。1960年困难时期,我的祖父去世,下乡安葬,多亏他找人帮忙,也是他准备了饭食,那时便是最难得,最见深情厚谊的了。1979年我调县中学工作,那时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总得精打细算着。1969年结婚时什么家具也没有,这时就想打张藤绷,为了省几个钱,于是请三姨父在乡下卖树材。谁知三姨父把绷子框打好了,又自己扛了二十里路给我送来,真是让我又感动,又惭愧。
晚年他去了南京,跟大儿子一起生活,许是早年过分辛劳,晚年他得了疝气,十分疼痛,而心脏又有毛病,不能开刀,80多岁的他便在痛苦中耗尽了生命。
三姨父在南京去世,我未能前去吊唁,想到他往日对我的关爱,很有些歉疚。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他,多好的一位中国农民,特别是他中年时期那刚健雄武的鲜活形象,仍像一尊铜像矗立在我的心中。而他勤劳的品质也一直在营养着我,勉励着我用心血和汗水去收获。

作者简介

赵征溶 ,男,汉族,江苏省宝应县人,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为宝应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热爱读书写作,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多篇,出版传记《让我们荡起双桨——追寻刘炽和他的旋律》,散文集《藕思如梦》,长篇小说《大唐秋风》、《又是荷藕飘香时》和《献宝》。并曾与人合作主编《新汉语成语词典》,独自编注《宝应方言词语汇释》。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