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罕见!大埔最牛一家:一门九清华
02:34
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自古学风鼎盛,人杰地灵,其中尤以陈明绍家族“一门九清华”而名声远扬,被当地的村民啧啧称道,传为佳话。
近日,笔者专程驱车百公里前往大埔三河镇,参观位于汇城凤翔山麓的陈氏宗祠。这是一座两进四横一围的典型客家围龙屋,四周明山丽水挹注天然灵气,幽静的院落和葱茏的树木让其呈现出浓郁的书香氛围。著名能源环境专家、教授陈明绍就出生在这座宗祠的右横屋内。他和夫人及子孙三代共10人,除一个孙媳就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外,其余9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而且均颇有建树。
陈明绍于1936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我国著名的能源环境专家。其夫人陈霭民,是1937年的清华化学系高材生,在北京工业大学任教,2003年病故。
陈明绍的儿子陈虎,从清大毕业后曾任北京机械工学院院长、教授,如今已退休;儿媳妇葛德玉也是清大学子,在北京联合大学任教授;女儿陈安毕业于清大,1989年从北京工业大学赴美,后留任美国;女婿李光是清华大学1969届工程数学力学系毕业,后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孙辈更是接过了祖辈的“接力棒”,其长孙陈凡是清大1991届毕业生;其妻宋晔系清大建筑系研究生;小孙子陈鹰,1993年入读清大土木系建筑管理专业。
三河坝的灵山秀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古有“一腹三翰林”,今有“一门九清华”,陈氏家族有此非凡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与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及严谨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教育在于培养好习惯,在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大气候下,陈氏家庭历来看重“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诗书起家与忠孝传家”,坚信“勒紧腰带做赢人,唯有读书才能'剥谷壳’(意即'有出身’)”的质朴理念,以“一丝不苟、明德求真,民主和谐”的治学之风治家持家,始终绷紧重视后代教育这根弦,让孩子们耳闻目睹,亲身体验生活艰辛和父辈的不易,激发对家庭和学习的热爱,注重诗礼传家,磨砺自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警句名言时刻铭记在每一位陈氏家庭成员的心里,并让他们受益终生,最终才铸就了陈氏宗祠“一门九清华”的动人传奇。
陈明绍(1914—2009)
虽然是理工类的能源环境专家,但陈明绍对中国古典的诗辞歌赋也精于此道,尤其是继承了中国文人诗言志的传统,每有会意,便吟咏一二,常有佳句产生。有一次,他到成都出差,顺道去了杜甫草堂。眼见烟尘处处,遮天蔽日,昔日之蓝天白云,绿草翠树,鸟语花香全都不见了。他触目伤怀,即兴赋诗《草堂环境感怀》。诗中这样写道:
飘尘蒙翠柳,古木草茔秋。
何处鸣黄鸟?无缘见白鸥。
空怀西岭雪,怅望东吴舟。
莫负名城誉,浣花溪水流。
诗作不仅表达了陈老对环境污染的忧虑和热切希望,而且诗意也非常优美,琅琅上口。无论走到哪里,环境保护都是他最最关心的事。他的传统文化研究,他的诗作莫不如此。“清华九花,齐绽陈家”——陈氏家族不愧为“文化之乡”大埔的赫赫典范。
陈明绍(1914-2009),出生于大埔县三河镇,早年就读于大埔三河公学、大麻中学、汕头礐石中学,而后考入清华大学;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作为我国著名的能源环境专家,他为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1998年,《人民日报》曾以“集科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称誉给予他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