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的气——比类从容

点击链接黄元御的气——比类从容原创 一行爹 简蠹 3月12日收录于话题#黄元御3#中医28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元御是如何运用一气升降,阴阳五行这个模型来诠释中医的基础理论,这个过程叫做“从容”。(如《素问·示从容论》)“容”指的是以前造甲的一种模具。“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古代人们造甲时先要整个模具出来,然后再依据模具制甲,“容”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模型、模式之意。所以“从容”就是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思考。常与“从容”并提的是“比类”。“类”,是古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将熟悉的事物进行归类,再用这样的不同的“类”去认识未知事物。“比类”就是这个探索和运用的过程。前文说过,后世的医家会在医理的细节上继续发展,而整体的框架是不变的,比如《素问》里神秘的《上经》《下经》论述了中医的生理病理:“《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当然这其中也有让人迷惑的地方,比如之前提过,中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就是我们说的不同的“容”,在《内经》成书时期应当有一次整合。理由显而易见:《汉书·艺文志》里记载的医经有多家,而最后留下来的只用《黄帝内经》,现存所有版本都非原本,这些《内经》里存在不同理论就是整合过后的证据。(忽然觉得后世的医家好累,还得帮忙填坑)究极天人 以传至教元御的医术有十一本,为什么众人尤其推崇《四圣心源》,并且尤重《天人解》篇?《天人解》一篇更是在元御完成了其余篇章之后再最后酌定。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创辟大略,遇事辍笔。庚午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终,南赴清江。辛未二月,随驾武林。四月还署,研思旧草,十得其九,厥功未竟。八月十五,开舟北上,再客京华。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续成全书。《四圣心源·自叙》不得不见此文之重。然重于何处?为什么元御会感叹“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觉得“后世作者不达其意”?这个问题前文已经回答,元御觉得后世作者多在训诂上做文章,而没有解释不同理论体系的疑惑,因而困惑万分,不能“浑束为一”。《天人解》的出现就是要回答怎么用这个“一”去诠释的问题:如果所有的生理病理都能回归到这个“一”去解释,岂不就可执简驭繁?这就是元御的“容”。元御找到了他的方式一统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最后都回归于一气的升降。前文提到的阴阳五行就是用一气的升降来诠释。可以这么理解:一气是变化的根本,升降是基本的功能;水火是变化的两极,中气是功能的核心。当悟到这个“一”,元御觉得他可以通过这个“一”达到究极天人的境界,从而结果四圣的衣钵,以传至教。或许也会有读者有疑问:黄元御发现的这个“一”可以生成阴阳五行,可以诠释基本理论,那这个“一”的来由又有没有什么说法呢?“道生一”毕竟只是道家的说法,不是医家的。我们先把关注点回到《素问》一名上,“素问”一词寓意为何?“平素的问答”?持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马莳、吴昆、张介宾都这么理解。那杨上善为什么改名为《太素》呢?从无到有,即从“道”到“一”经历了五个过程,称之为“五太”(五个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五太”也有其明确定义: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列子天瑞》气、形、质皆具,这是太素的特征,也是《素问》要讨论的问题。“素问”即“问太素”。道家、易学到医学也形成了完美的过渡;元御的“一气升降”也有了完备的理论基石。这样让初学中医的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无形之于有形,把一气升降诠释的阴阳五行这个“容”来解答脏腑气血的生成、精神所化生、形体之构建、五官五气五味、消化吸收过程、奇经八脉终始以及营卫生会其由。元御用一个模型,解释了这所有的生理。原始要终 天人之解这个也是元御的初衷。元御的模型就是一个圆:圆中五个重要的位点,一气混茫状态之时,虽含有阴阳但并未分别;含有阴阳就有了升降——清者属阳而升,浊者属阴而降,这个过程完成,阴阳就分开了,谓之“两仪”,中气为之枢纽。至于五行——在中气(土)枢纽的作用下,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方其半升为木;浊气右降,降而化水,方其半降为金。

“四象不过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已然分开后还是要强调回归整体的架构。从整体观念看各部分的关系,再从各部分继续讨论与整体的关系。四象平分了一年四季,于是这个模型与时间对应上了。不外乎还是阴阳二气的流转:阳之半升为春,对应木气;阳之全升为夏,对应火气;阴之半降为秋,对应金气,阴之全降为冬,对应水气。如此循环,周而复始。那怎么和五行挂钩呢?元御引用了内经的观点: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前文提过,这个是历史的遗留问题:有学者认为现存的《黄帝内经》是《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七本医书的综合版本,于是会存在不同的“容”(思维方法),但是一年就那么多天,怎么去分呢?为什么土无专位,又各有十八日寄旺呢?元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数学应用题。前提是我们理解了这里面有不同的“容”。360➗4=90360➗5=7290-72=18;18✖️4=72第一个除数“4”是把一年的时间分为4份,每份是90天,这是一种“容”,对应“四象”;第二个除数“5”是把一年的时间分成5份,每份是72天,这个“容”对应的是“五行”。我们需要注意,四象的学说中只用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并没有木、火、金、水,提到木、火、金、水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经容和了五行学说了。显然,在《黄帝内经》整理过程中,要解决这些“容”不相同的问题,一年四季显然是确定的,“五行”如何加入到“四季”,首先就要进行转化——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对应了四季。剩下一个土,就似火从90天里抽出的一部——18天。于是,一年分5行而属便有了数理依据。然而这里并没有提到过土是中轴,有斡旋之能。(因为这也只是讲一年怎么去分)五行融合进来,五行中的生克理论也需要运用这一气升降的核心理论来解释。明确一点,生克在气不在质,就是生克关系是立足于气化来论述。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可以看到,元御的五行相生理论是运用一年四季的一气升降去解释——将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对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如此形成一个闭环的内循环,春温生夏热,夏热生秋凉,秋凉生冬寒,冬寒生春温。那么土哪去了?别忘了,中气在元御理论中的重要性,“土为四象之母”,回归之前的理论:中气斡旋产生的升降化生了四象——四季。但是,土生了四象,谁生了土?显然,元御想到了这个矛盾,但还是囿于原有五行相生的框架——“火生土”,仅用时令来解释:火令之后,六月湿盛,这个湿就是土气。我们可以稍微梳理一下:按元御的理论:祖气内含阴阳,阴阳之间有中气(土气),中气斡旋,阳升阴降,则分四季(木、火、金、水之气),就这一点来说,元气生了中气(土气),土气生了四象(木、火、金、水之气)。而这个元气生中气的理论,在郑钦安氏的“容”里有很好的解释——“坎中真火”的“火生土”,在此不表。内经的理论:原有的四季,春、夏、秋、冬,为了要和五行匹配,就在夏秋交际加了一个“长夏”,这样,火(夏)生土(长夏),土(长夏)生金,就能说得通了。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相克理论元御并没有作过多的发挥。还是从五行之性来诠释,并未纳入他的一气升降理论作讨论。脏腑生成 聚之以类五行及其生克理论纳入后,脏腑理论的融入就顺理成章了。从天人一体的观念来说,后天的禀赋差异与祖气的厚薄相关。“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同是源于土生四象论,中气在脏腑的生成里同等重要,脾、胃对应了中气,一脏一腑,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中分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继而引入了十天干——很好地融合了阴阳五行属性分类:比如中央戊己土,戊属阳,己属阴。当然这样也会产生一个问题:腑有六,这与五行并不匹配。《黄帝内经》中用来君相两种不同的火来解决这个不匹配的问题:三焦不归属于天干里,用相火来指代;又引入了心包的概念(同属相火),来于三焦对应。就这样,脏腑理论也纳入了这个体系。用个表格来小结一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仅是脏腑的分类。元御将这个纳入他的学说还作了另一步的解释工作:始终是围绕土生四象论,中气分戊己,己土左旋而升,乃生肝、心;戊土右旋而降,乃生肺、肾。接下来是气血。在《黄帝内经》的体系中,肝藏血,肺主气。元御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了“气血原本”的问题,就是气血是从哪来。依据元御一气升降的逻辑:己土(脾)左旋——肾水温升化木——肝藏血;戊土(胃)右旋——心火清降化金——肺藏气;于是元御提出观点——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原。同时,还有一个与气血非常相近的概念——营卫。元御做了区分:在脏腑叫气血,在经络称营卫。精、神同理。《黄帝内经》中心藏神,肾藏精。先前我们说过,水火二极对应了坎离二卦,如此一来,阴阳的转化就是顺势而为的事情了:“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这便是坎卦;“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说的是离卦。于是,这也形成了一套循环:起半终升水木火降火金水元御也由此解释了《素问》的“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四圣心源·天人解·精神化生》阳气半升——木——魂;阳气全升——火——神;阴气半降——金——魄;阴气全降——水——精。有了脏腑的内在,外在的形体需要与之对应,就如同建房子一般——“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这些皮、肉、筋、脉、骨于《素问》的理论体系对应了肺、脾、肝、心、肾,其华(即表现)分别为毛、唇、爪、色、骨。也因为这样,内在脏气盛,外在表现才会更“华”: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五官开窍也是这样: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由于元御秉持“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之见。五官亦在头面,为清阳所居。也就是说五官的功能好坏与否是看在上的是“清阳”还是“浊阴”。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随着人年龄不断增加,老状不同: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从而有了这样的辩证观点:下实——上虚——七窍空灵;下虚——上实——五官窒塞。这也是元御“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之辩。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肾属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前文所述,“容”是一种古人学习总结的方式,色、臭、味、声、液都可以归并为五行的容里。元御还将五行的“容”进行了递归:木火土金水五色入肝赤黄白黑五臭入心臊香腥苦五味入脾酸苦辛咸五声入肺呼言歌呻五液入肾泪汗咸涕说到五味,在元御体系里,土生四象,因此人体口中所生正常的味道当是甘味,这是中土能正常枢转而不郁滞之时所生。回到一气升降的理论框架,若是中土郁滞,则有己土不升与戊土不降两种情况出现。木金之升降受戊己土的影响,而水火则籍木金所升降。己土不升,水、木皆不能升,故而下陷,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戊土不降,则火、金皆不能降,故而上逆,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同理之于五情——怒、喜、悲、恐、思。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在一气升降的体系里:对于情志而言是喜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同样升降分戊己之土: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是升降失司,则土气郁滞,则生忧思。于是,呼、笑、歌、哭、呻便是这样理解: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菀也。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四圣心源·天人解·五情缘起》消化、吸收与排泄的过程是人体相当重要的环节,也与中土密不可分。至于脏腑之不同,腑为空腔器官,泄而不藏;脏为实体器官,藏而不泄。因而脾升胃降的理论可以很好地对应: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这里的阴阳还是存在有阴阳互根的辨证关系:阴生于上,阳生于下——所以胃虽为腑,属阳,但内含阴气,所以可以降浊阴;脾虽为脏,属阴,但内含阳气,则可升清阳。人吃水谷,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能把水谷之精气变化为气血,其余的糟粕则能通过六腑传导,排出体外。这也是《素问》里最为重视的“出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还是土生四象的基本观点,由中土所消化来的精华通过脾的上输,变生为气血。对于脏的功能所主来说:肺主气,肝主血。又因肝是属东方,左升之道,所以肝血随己土左升,温化为阳神(心);肺属西方,右降之途,故而肺气随戊土右降,清化为阴精(肾)。元御就通过这个一气升降的框架解释了肝主血,心主神,肺主气,肾主精。土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一直强调,在元御的体系中,中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是所有升降变化的根源。在消化吸收的功能中,脾胃的土气充盈才能分输于其他脏器。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至于元御文中所提“谷气”、“谷精”,则是由于气属阳,因而会上升至属于上部的心肺二脏;精属阴,所以会下降至属于下部的肝肾二脏,对应了前文所说的“清阳上升,浊阴下沉”概念。“食为民天”强调的还是水谷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脾胃的重要性。糟粕的传导与消化吸收的过程密切相关,主要是看脾土的磨化。相对于六腑的以通为用,元御更注重津液的布输与排泄,即水液代谢的环节。中医学说中,水液的代谢是通过如下途径:水谷进入胃后,首先是经过脾土的运化消磨(即《灵枢·营卫生会》描述的“中焦如沤”的状态),水谷的精气会通过脾阳的蒸动,化为雾气(即“上焦如雾”的状态)上输到肺,肺属金,金主肃降,这种精气就会在金气的作用下化为水气(对应自然界的现象就是温暖的雾气碰到冷的东西会凝结成水气)。元御认为这种水气分为到脏腑变化为津液与入膀胱变化为溲溺(即小便,“下焦如渎”的状态,渎就是水道的意思)的精粗两部分。水液代谢正常,胃中无停水,大便就会干燥,否则便溏。“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参与水液代谢还与三焦关系密切,先不去争论三焦是否有实体,先承认三焦的功能:《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经文中描述的是三焦的经络走向及其功能,“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则说明三焦参与水液代谢无疑。“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藏”,元御因此也认为,三焦参与水液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火)是来源于肾藏(前文说的坎中阳),所以能“则内温而外清”。如果一旦水不能封藏,三焦的火热就会泄于膀胱,发生热癃(小便点滴为癃),水窍不开(就是下水道被堵住了),水液代谢不出去,火的能量也被泄,就会导致脾胃寒郁,所以只能消化谷物,而不能消化水液,按照前文描述的水液代谢途径,这样一来水便不能化气上腾,会与谷滓一起进入小肠大长,从而成为泄利一病。这种治疗方法也思路明确,此病病机为“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解决这个火泄于膀胱的问题,恢复水液能进入膀胱的途径即可。经脉奇经 营卫生会在构建了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皮肉筋脉骨后,怎么去沟通这些内外?经络的概念随之产生。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已经进行了一次大学说的融合:马王堆出土了《足臂十一脉灸经》里经络仅有十一条,对应五脏六腑,并且没有相应经络首尾相接的概念;而到了《黄帝内经》(指经过汉代整理后的)时,经脉成了十二条,多了心包的概念,同时十二经成了首尾相接,循环无端的闭环路线。但无论如何,经络也被认为是沟通体表与内在脏腑的通路。通过手足阴阳可将十二经分类如下:循行手之三阳: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足之三阳: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足之三阴: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手之三阴: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再就是奇经八脉,所谓奇经者,并不归属于十二正经,乃是经脉之气满溢;则入于络脉,络脉满溢,则入于奇经。所谓“奇”者,“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是也。奇经八脉分别为:督、任、冲、带、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其中,督、任二脉为人体的后、前正中线;冲脉起于气冲之穴,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诸经之海;带脉起于季胁,像腰带一样绕身体一周,为诸经之约束。阳蹻、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蹻、阴维者,足少阴之别。别,相当于支流。构建了脏腑、经络、奇经,剩下的就是要描述行于这三者间的气——营、卫。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几个主要城市建起来了,道路也通了,我们就要看看车在里面是怎么运行的了。这车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运输营养物质的,我们称之为营气;另一种则是输送士兵的,我们称之为卫气。营卫二气都是由我们饮食所化生而来的。(“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所谓的脉度,其实就是我们小学所做的速度与路程的应用题:人的一次正常完成呼吸,脉搏(主要指寸口脉)跳动6下(“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再”,古代为数量“二”),每一动,脉行一寸,因此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人体经脉总和有多长呢?按平人身高八尺来计算(可以理解为同身寸),汉代至今人种并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如果一尺等于现33cm来算,八尺就有2.64米高,显然不符合实际。因此需按汉代度量衡来估量,1937年吴承洛《中国度量史》推测东汉一尺合计23.04cm或23.75cm,相关考古学发现东汉骨尺长度约为23.4cm,因此按此计算,身高八尺约为1.87米,较为符合。但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还是按古代度量衡计算:手六阳经(一侧三阳,下同):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一丈十尺,下同);手六阴经: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一尺十寸,下同),合两丈一尺;足六阳经: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六阴经: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两侧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任二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相加得一十六丈二尺。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即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一次呼吸脉行六寸,因此十次呼吸脉行六尺;一日分为百刻(刻为古代计时度量单位),一刻有一百三十五息,速度乘以时间,因此脉行了八百一十寸,合八丈一尺,所以称为“半周于身”(一十六丈二尺的一半);同理,走完百刻,人气就行了八百一十丈,相当于气在人体运行了50圈(五十周于身)。这营气的循行路线又是怎么样的呢?寅时从肺手太阴脉开始出发(寅时人气生),依次走过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蹻脉、督脉、任脉,谓之一周(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第二天寅时又回到了寸口脉重新开始新的旅程。熟悉《内经》的朋友都会知道,卫气循行的描述有多种方式,元御在此进行了取舍并作了相应的诠释:统观卫气的循行路线,白天行阳经二十五周,夜晚行阴藏二十五周。落实到具体的路线,也是从寅时开始,不过睁眼之后,卫气是从足太阳的睛明穴开始出发,分别走眼睛附近的阳经而布散全身(“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然后进入足后,交于足少阴,通过阴蹻脉复合于目,再次回到睛明穴;这便是行于阳二十五周的具体路线。阴经的循行则是由足少阴始,经过肾——心——肺——肝——脾——肾(相克的顺序)循环一周,如此二十五周后天亮则从肾出,经足少阴复合于目。为了避免和“营卫相随”之说矛盾,元御解释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只是说的二气“相附而行”,并非同时走的一条经脉。卫气所产生的生理是“入于阴则寐(睡着),出于阳则寤(睡醒)”,如此也是一日百刻,五十周于身。至此,元御用一气升降理论框架构建的《天人解》已完成,通过这个框架,元御将内经中所讲述的基本中医要点进行串联,并作出了阐发。

一行爹

喜欢作者6 人喜欢

收录于话题 #黄元御3个下一篇黄元御的气——玉橛其人阅读

(0)

相关推荐

  • 天人解-03脏腑生成

    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 [原文]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yuán 连词)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前言中气,此又曰祖气,名词纷纭,即冠其名,当理其所由来)(虎豹猿狼,其与天地如何 ...

  • 下卷 《中国医学归元》------三焦篇

    天地之元,万物之纪,纳一气分化三清而生神气精,生化机端而成三焦之化.因气纳于肺,而定三清,出三焦,故有人体百般杂症,莫不由此而出也.肺藏魄而统气,是以气以清浊而分,清者以扬上,有神魄所出,亦有气归戊巳 ...

  • 承气汤类方的临证运用及思考---蔡长友

    六经辩证,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的感觉就是,三阳病相对来说比较多.在家兄的影响下,我对三阳病临床及处方的看法及认识,尤其是对承气汤类方的临床运用有我一定的看法与思考. 我今天与我们在坐的各位就把承气汤类 ...

  • 承气汤类方

                        承气汤类方 1.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2.小承气汤:伤寒论: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 ...

  •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以升降理论诠释的“劳伤”(一)

    腔调中医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简蠹 ,作者一行爹 简蠹人无百年不死之人,所留在天地间可以增山岳之气.表五行之灵者,只此文章耳.--傅山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中 ...

  • 承气汤类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渊源

    本文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方剂演变以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肺与大肠相表里"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肺与大肠在经络上相 ...

  • 通腹首方承气汤类

    承气汤类出自东汉<伤寒论>,以消痞的枳实,除满的厚朴,润燥的芒硝,功实的大黄4味组成,是通腹的首方. "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因痞.满.燥.实俱全,故四味全用,为 ...

  •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豉汤(一)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 ...

  •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玉橛其人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中挖掘古人的思维宝藏,在临床加以验证,以写就好玩的中医文章. 楔 开始的时候笔者是先从<四圣心源>入手去讲述元御之说的.慢慢写 ...

  •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笔耕不辍

    腔调中医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简蠹 ,作者一行爹 简蠹 人无百年不死之人,所留在天地间可以增山岳之气.表五行之灵者,只此文章耳.--傅山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 ...

  • 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承气汤类方

    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承气汤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