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小人、好人、坏人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根据笔者这么多年闯荡江湖的经验,君子、小人和好人、坏人的区别如下:
君子小人:
看这个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在面临利益和道义的区分的时候,这个人选择的是什么;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即在交往中,这个人看重的是心与心的距离,还是表面上的花言巧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比较看重品质,小人比较看重表面对自己是不是奉承,表面是不是会来事儿,所以说真正的好朋友是以心相交、以情相悦,而非沉溺声色的臭味相投;
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分不清君子和小人之交的区别,就在于很多人在感情比较好的时候,容易对“利义”二字不做区分。
因为一般的交往中容易给人制造一种假象,人人都有虚荣之心,觉得别人奉承都是真心。只有等一个人既无权又无势的时候,小人才容易暴露。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小人早就巴结另一个人去了。
牢记一点:因为你“有用”才和你好的人,都是巴结你的人。这种人都不会真心对你。做人啊,知人知己,才会心如明镜。
下面再说一点对于好人和坏人的看法:
好人坏人这个分类让人感觉实在笼统,而且极为不准确。
其实,所谓好和坏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谁好?对谁坏?对别人好,对自己坏就是好人?对自己好,对别人坏,就是坏人?以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来说,似乎是这样,似乎我们应该为了集体价值观泯灭自我,做一个像《芳华》刘峰那样的好人,以博得所有人的交口称赞。
可是,那样“普度众生”而自己又没有欲望的应该是菩萨,而不是人。菩萨是神,所以可以这样,人却不行。
当你为了所谓的“伟大”而放弃自我,放弃得足够多却换不回应有的感激和回报时,你就应该明白:这个世道配不上你的好。
我们提倡好,是应该所有人都好,而不是个别人无条件的好,这样的好不但不能改变社会风气,反倒成了“溺爱”。这就是“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人性本身就不完美,需要不断修正完善,真正的“好人”,应该是可以以一己之力影响社会风气的人,而不能是那个“纵容”“坏人”的人。因为你的纵容,坏人从来都不会觉得你是个好人。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对真正的“好人”与“老好人”有了一定的区分了吧?孔子说过“乡愿,德之贼也。”也就是说人人都说好的人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个虚伪的人。
因为一个人不能既是A又是B,如果真的这样,那他就是在骗你。而你信以为真,可见你不具备分辨好坏的能力。
所以,警惕老好人,也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老好人”。你的善良,需要一点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