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仔粥——君臣落难初尝猫食,御厨出宫经营风味
猫仔粥是福建漳州、诏安一带有名的风味小吃。它并不是猫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种既为粥品,又是菜肴的别具风味的传统名吃。闽南地区凡是办喜事的人家,宴席上都是上完最后一道菜,吃了猫仔粥才算是吃完了全席凡是回到祖籍的海外侨胞,都要品尝猫仔粥,仿佛这碗粥能够唤起他们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猫仔粥是诏安人民与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
关于猫仔粥的传说,民间流传着好几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则故事:
传说南宋末年京都临安(今杭州)失陷,小皇帝赵昺和丞相陆秀夫、陈宜中一行被元军追杀,南逃至漳州。一日,随带粮食殆尽,君臣饥肠辘辘,左右丞相轮流背小皇帝到渔村一大户人家乞食,财主见是个衣着褴褛的乞丐,就把餐后准备喂猫的残羹剩饭“猫仔粥”施舍给他们。君臣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当即便风卷残云般地将粥一喝而尽。后来,他们南渡到广东崖山安顿下来,一谈到那段难忘的逃生经历,便想起在漳州乞讨到的那餐美味粥食,便令御厨照样做来。可是,皇帝身边的御厨哪做过这样的粥来。御厨们听说皇帝要吃猫仔粥,便抓来几只猫,煮成猫肉粥呈上去,可小皇帝一尝味道不对,很是生气。
御厨们无奈,只好请来饭铺名厨求教,但做出的“猫仔粥”仍不合“万岁爷”口味。后来御厨灵机一动,驾舟返回当初皇帝乞食的漳州渔村暗访,终于学会了这种粥的制法。不久,崖山亦被元军攻陷,君臣死的死,逃的逃,那位御厨也潜回了老家漳州,经营起独家风味小吃“猫仔粥”。猫仔粥也就流传到了民间,经数百年的完善改进,演变成如今闻名海内外的独特食粥。现今的“猫仔粥”用料新鲜,刀工精细,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可现煮现食,即使食欲欠佳者,尝到米粒韧嫩、汤清不腥、气味鲜香清甜爽口的独特粥食,也无不胃口大开。
制作流程
【主料】
上乘纯白糯米。
【辅料】
鲜虾,鱿鱼干,肉片,鱼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猪骨汤等。
【做法】
1. 在小锅上放上烧沸猪骨汤,再放上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鱿鱼干、虾仁、香菇、肉片等生料。
2.一阵猛火过后,调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了香喷喷的猫仔粥。
【成品特点】
米粒韧嫩,汤清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