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三次蜕变:人生赢在转折点
来自: 喜上梅梢2166 > 《待分类》
曾国藩一直以来被人推崇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的一生波折不断,能完成一生伟业,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生不是赢在起点,也不是赢在终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1
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贵人提携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本人的家世背景并不显赫。他之所以能够封侯拜相,在短短几十年完成如此震撼的逆袭,还是因为有贵人相助,让他一步跨越了阶层的门槛。
而这个人就是穆彰阿。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三次赴京会试,成绩都不太理想。然而在朝考时,他得到了贵人穆彰阿的帮助。
穆彰阿十分欣赏曾国藩的文章,当即取为一等第三名。而朝考结果呈皇上审核时,在穆彰阿极力推荐下,道光皇帝把曾国藩提升了一个名次。这样,曾国藩的成绩一跃成为朝考一等第二名,这个结果令关注此次朝考的人甚至让曾国藩本人都觉得非常意外。
此后,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在穆彰阿的巧妙安排下觐见皇上,获得了皇上的好感,立刻被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正是出于对穆彰阿的知遇之恩,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执弟子礼。不论是在京任职,还是出外做官,他都必到穆府问安。穆彰阿去世后,曾国藩还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感激贵人知遇之恩。
一个人的才华很重要,但遇到贵人更重要。能不能得到青睐,要看个人的能力,曾国藩做事扎实,知人善用,这让他能巧妙地抓住机遇,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2
人生的第二次转折:衡州练兵
组建湘军是曾国藩人生中又一件大事。在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家正规军队难堪大用,曾国藩果断决定另起炉灶,建立一支新军。但这样做,冲突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绿营向来是不认真训练的,曾国藩却命他们与湘军一起勤加训练。湘军士兵,都是乡下人,自然不怕苦。
那些绿营士兵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年养尊处优,根本无法承受曾国藩高强度的训练。为了抵制曾国藩,他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乡勇。绿营和乡勇之间,经常爆发械斗。
为了惩治绿营,曾国藩抓了几个带头械斗的绿营兵。其他绿营兵在提督鲍起豹的煽动下,情绪激动,趁夜围攻曾国藩。曾国藩吓得连忙躲到巡抚骆秉章的住处中,才幸免于祸。这可以说是曾国藩此生的奇耻大辱,他说自己是“打脱牙齿和血吞”,但他却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带领乡勇离开长沙,前往衡州。
正是因为这次的打击,催生了曾国藩独立练兵的念头。闻名天下的湘军就是从这一次“长沙之辱”开始的。当时曾国藩无钱无权,如果没有长沙之辱,曾国藩很难克服重重困难,把湘军从无到有建立起来。若是没有这支湘军,也就没有曾国藩后来的累累功劳了。
福祸相依,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是挫折,也是动力。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
人生的第三次转折:太平天国死灰复燃
曾国藩苦战多年,在巨大的压力下太平天国发生了天京内乱,迅速衰落,此时恰逢曾国藩父亲去世,曾国藩也和江西官场发生不快,皇帝见太平天国已经不成气候,顺手推舟让曾国藩回家守制三年,还剥夺了他的兵权。
这当头一棒差点把曾国藩打昏。他万没料到苦战数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果。不过,善于反思的曾国藩很快就静下心来思考,开始学习黄老之学,懂得了上善若水,和光同尘,不为天下先的道理。心态也慢慢平复下来,努力改正以前的脾气,而命运也终究没有负他。
太平天国衰而复盛,攻城掠地,江南一度失守,皇帝被迫再度启用曾国藩,曾国藩得到了二次出山的机会。再次出山的曾国藩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他不再与同僚处处为难,也不再让皇帝处处难堪,反而很好地平衡了各方的关系,在不放弃原则的情况下,做出些许妥协,最终顺利平定太平天国。
或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个转折点,好像在走一座迷宫,前途飘渺、深不可测;而是福是祸是凶是吉,让人无法预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惧艰险与困难,一点一滴,耐着性子去积蓄力量。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完成一次次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