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炫彩世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变成了大家对王维诗画的公认评价。
其实,不仅王维的诗歌,中国古典诗词,大多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不说丰富的意象,悠远的意境,单说古诗词中的色彩,就足以让我们赏心悦目了。
运用色彩描绘画面,创设意境,是古诗词别具匠心的语言建构和情感表达手法。诗人或以色彩描绘明丽的画面,或营造独特的意境,或借色彩抒情,构建了绚烂多彩的古诗词世界。
诗人大多喜欢以多样的色彩,相互映衬,凸显景物特点,构成明丽多彩的诗歌意境。例如: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析:“红”与“绿”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胜火”之日,与“绿如蓝”之江水,相互映衬,渲染了江南的美景之盛。)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析:“黄”与“翠”、“白”与“青”,色彩分明,相互映衬之中,展现了明媚春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析:“红”“碧”相映,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碧绿的莲叶中,点染着别样艳丽的红色荷花,画面感瞬间扑面而来。)
绝句(其二)
〔唐代〕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白”与“碧”相互映衬,“青”与“红”相得益彰,色彩的对比,让景物特点更加突出,更显春景之盛。)
除了以颜色构建画面,诗人还喜好以颜色传情,以颜色词,营造丰盈的意境,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析:以“绿肥红瘦”,含蓄委婉地传达了惜花伤春之情。)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析:词开篇便以“碧”“黄”“翠”等色彩,营造了凄美的抒情意境。)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析:词结尾将颜色词用作动词,一“红”一“绿”,以颜色之变化,抒发韶华易逝之感慨。)
除了明确运用颜色词,来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还有一些古诗词,以景物组合,不着一字,却尽得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析:全诗以景物的组合,营造了一片白茫茫空旷壮美的画面,一望无尽的白色,背后蕴含的,是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牵挂。)
中国古典诗词胜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提到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的创设,手法多样,诗人各有章法、显神通,以色彩构建意境,抒发情感,只是其中一种。古诗词中,还有无尽的美,值得我们细细挖掘品味。
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富含色彩的古诗词,一起来品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