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六)

乾隆三年(1739年)十一月章嘉呼图克图曾以达赖用度不敷为由,奏请将里塘、巴塘佳塘等处赏给达赖,朝廷也未允准。此事《清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遵旨复奏:章嘉胡图克图奏请将里塘、巴塘、佳塘等处地方赏给达赖喇嘛。经议政大臣会同部臣密议可否给还,或有无不便情节,令臣悉心筹画,并咨商云南总督庆复妥议具奏。本年五月,谨就微臣意见,将不便之处具奏。蒙颁谕旨,达赖喇嘛用度不敷,著于打箭炉所征税银内每年给银五千两在案。兹据庆复议复:'滇省所属中甸与川省里塘、巴塘、佳塘等处情势相同。从前未归内陆之时颇多不便;归滇以后,设弁管辖,迄今宁谧。应将里塘、巴塘、佳塘并中甸等处照旧各归川滇,未便仍给达赖喇嘛管理。’与臣前奏意见相符。”得旨:“所议是。知道了。”也就是说,大臣们的决定是得到乾隆皇帝认可的。

话又说回来,因西藏情势生变,雍正七年将七世达赖喇嘛移住泰宁(噶达)后的护卫,作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自然是早已成竹在胸了。照岳大将军的安排调渡,将化林重兵调至泰宁,改化林协为泰宁协,并为此作出了相应部署。雍正九年十月,四川总督黄廷桂等又上奏朝廷:“达赖喇嘛移座泰宁,故泰宁协原驻兵五百名,以为防护。查泰宁至打箭炉道路险阻,请再拨兵五百名,添防泰宁协,则军威震叠,与里塘、巴塘、西藏声势联络。”朝廷“应如所请”,泰宁协驻军的兵力又得到加强。随着大军的西移,泰宁(噶达)显然成了当年长河西边的军事重镇。

     七、果亲王奉使泰宁

七世达赖喇嘛移住泰宁后,雍正皇帝对其“广布黄教”“以佐助王化”,带来一方之吉祥和安宁甚感宽慰。对以其教治其民,达到巩固封建王朝统治之目的的举措,更是给予以充分肯定。这些都明白地镌刻在雍正九年四月初五立在惠远寺的那通《世宗宪皇帝御制惠远庙碑上。碑文是这样表述的:“达赖喇嘛来登禅榻,率诸徒众咸就新居,诸番耆幼,踊跃欣喜,使臣奏言,彼土早寒,自造寺以来,气候和暖,深秋未冻,则知兹寺之建,人神胥庆,山川著灵。朕所以仰体皇考厚酬达赖喇嘛累世恭顺之忱,且以广布黄教,宣讲经典,使番夷僧俗,崇法慕义,亿万斯年,永跻仁寿之域,则以佐助王化,实有裨益。是用纪文丰碑,以昭示久远焉。”

(0)

相关推荐

  • 【西山十戾· 猪】一、文官出身的年羹尧为什么非要转型当武官?

    猪·年羹尧 在清末的民间传说中,北京西山有十种修行千年的动物依次下山,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十个著名的大臣.这十位大臣影响着清朝的历史走势,被称为西山十戾. 在西山十戾中,排名第四的是猪精年羹尧.猪有两种特 ...

  • 清康雍时期川、滇、藏行政分界的两个问题

    清康雍时期川.滇.藏行政分界的两个问题 赵心愚 摘要 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是康熙雍正时期加强西藏治理,确保川藏大通道畅通及区域稳定的重大措施之一.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推进其实施,是康熙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二)

    关于惠远寺的具体兴建,"碑文"说,图样是"仿西方白赖本佛庙之图式"("白赖本佛庙"是个什么样子,暂未查到).修建这座寺庙,"碑文&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四)

    这位四川成都出生的将军,其父岳升龙就是康熙朝的四川提督,"西炉之役"打响之前,曾直接处理对西炉(今天的康定)军务,因与四川巡抚不和,两人互参,岳参奏四川巡抚于养志在川藏勘界中&qu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五)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岳钟琪为护卫移驻泰宁的七世达赖喇嘛之所以作这样的军事部署,可见他早对周边情形了如指掌.其实这也并不新鲜,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早就作过相似的安排.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五月,年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八)

    果亲王允礼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抵达,到十三年(公元1735年)二月初三告别达赖,在泰宁整整住了一个月又十天.这40个日日夜夜,亲王与达赖朝夕相伴,让达赖深蒙皇恩,达到了"皇仁万里传&qu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九)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憩巴辣顶,遂抵泰宁自打箭炉西南山谷中出,向西北行,至泰宁山皆平坦,童童无草木,皆沮洳黑坟,不宜耕种,三百里内田庐绝迹,间有碉楼小窦,番民皆蓬首垢面,无复人形.除塘兵之外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

    二月朔日,达赖喇嘛宴饯于都冈楼上.建三簷黄伞一,彩幢二,绒缨白旗二,皂缨赤缘白旗二,锦帐四,番僧数人俯睥睨,上吹海螺喇叭以迎,余同达赖喇嘛中道入,余东坐西向,达赖喇嘛西坐东向,座高七尺加四褥,次章嘉胡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二)

    那两次大地震,在<清实录.高宗实录>中都有记载,现抄录如下,从中可见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和朝廷对灾民的关注.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二月戊寅(1793.1.25) 又谕曰:"惠龄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四)

    乾隆年间,是康区(四川西藏)的多事之秋,从雍正八年(1730年)"用兵征讨"瞻对(今新龙县境)以平乱,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两定金川"结束,历时近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