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39)|飞江越海扛枪走天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丨管苏清
第一次出远门,十七岁,新兵蛋子,穿着肥大的军装,没有红帽徽和红领章,落脚点听说是大上海。这是公元1981年10月的一天。
早就听人说:上海国际饭店二十四层楼,高得不得了,鸟儿都飞不过去;外滩洋楼一片片的,看也看不完。那年月,大白兔奶糖馋人,"三转一响"名气大,得凭票供应,拥有"永久、凤凰自行车,上海手表,蝴蝶缝纫机,红灯收音机"……是特别牛的人家,让每一个小城出来的人,心里痒痒的,满是幸福的渴望。
从家乡坐客轮,进入清粼粼的大运河,一路向江南,换船入长江。夜去昼来,映入眼帘的景色让人兴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夜又难眠,终于跨进了黄浦江。
谁会料到,早晨到了上海十六浦客运码头,接兵干部管得严,连大门都跨不出。贴在侯船厅面向黄浦江的落地玻璃上,鼻子压扁了,也看不到对岸有啥西洋景,只见偶尔滑过江上的货船,提不起观赏的兴趣。好不容易熬到晩,又乘船出发,进军大海汪洋中的嵊泗岛。
上海滩到底啥模样,一问三不知,云里雾里,只靠自己凭想象去吹牛了。第一次的上海行,都是电视剧《上海滩》的景色,外滩、上海大厦、外白渡桥、黄浦江、苏州河……都是许文祥、冯程程时代的场景,还有就是沈雁冰《子夜》里描绘的上海。
一夜海上颠簸,晨至浙江嵊泗客运码头,总算松了口气,谁知点名分队,我们又上了部队的登陆艇。脑袋一片空白,不知向大海深处何处去。年轻的缘故,新奇劲很大,随艇冲越波峰浪谷,有人不断晕船,我还四处张望。水天一色,远处星星点点的岛屿,青黛而朦胧,何处是尽头?
一步迈得远,午饭时到了枸杞岛,紧贴公海边上,祖国东大门上的一把"锁"。岛只有巴掌大,两年多守岛,角角落落都了如指掌。最好看的是巨石"山海奇观",位于岛南五里碑峰巅,数十里外可见,东壁镌刻4个巨擘大字,为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浙直总兵都督侯继高督汛至此所题。登此,山、礁、滩、云、天、海尽收眼底,令人心醉神迷。
在岛上站岗执勤,四季看海、观日、听涛也极有趣。夕阳西下,海面波光粼粼,迷幻般的色彩,倘若有渔船穿行,恰似莫奈的油画。遇有强风过境,海面浪花翻飞,惊涛拍岸,岩礁堆雪,如身临金鼓齐鸣、万马奔腾的沙场。日子久了,没有涛声的夜晚,营区熄灯号吹响后,反而睡觉不香了。
最打动我的是渔火。枸杞岛对面是更小的嵊山岛,隔着一条海峡,如今已一桥牵两岛。它是著名的渔场,有天然的渔港。每当渔讯季,水面密密匝匝排着整齐的渔船,夜幕下的渔火连成一片,站在枸杞岛远眺,煞是壮观。开始不知情,认为那片灯火闪烁处,肯定是个城市。便激动地写下散文《渔火曲》,投稿不久见报了,这是我人生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也许就是这篇稚嫩的小文,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
枸杞岛,这辈子忘不掉了。战友亲兄弟,海防线上的一草一木,都有青春的印迹……
缘分使然,南征北战,搬家七八次,岱山、定海、宁波、杭州、无锡、南京……最后落脚上海。外滩去了无数回,专门跑到十六铺码头,客轮停航了,老码头改造一新,海派风格十足,已成休闲娱乐之地。江对岸更甭提了,栉比鳞次的高楼铺排为美如画的天际线,早成浦东新区的核心区,风光无限,与当年有天壤之别。
这些年上海的发展世人惊叹,外滩的保护性开发,使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焕然一新,不愧是“世界建筑博览群”,是人类共同的创造,成为上海的象征。到上海,逛外滩,要做功课的。百年
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众多建筑虽不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但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是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当然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的外白渡桥,也是上海的标志之一,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1908年落成后,它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多少影视剧中有它的身影,多少文学作品描写了它,一部活生生的上海百年史。
早年想看的国际大厦,与自己的办公楼隔人民公园相望,前日晴好,午后拜望,它已被周围高楼遮挡了天空,心中有些叹息,好在它风骨依旧,精神得很,周围的建筑显得就丑了……
新的时代总是步履匆匆,超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啊!蹭蹭往上窜的高楼,一会是东方明珠,一会是金茂大厦,一会变出环球金融中心,现在又是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中国第一摩天大楼,建筑主体119层,总高632米。阳光,帅气,像邻家小伙,令人赏心悦目。看着它,想想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管苏清
图片来源:网 络
期刊总数:661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