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福:被朱棣封为淇国公,位列群臣之首,北征鞑靼,战死塞外

邱福是凤阳人,出身行伍,比朱棣大十七岁,在北平燕王府任职,因为多年战功被封为燕山中护卫千户。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邱福与朱能、张玉先夺取北平九门。

在真定之战中,邱福带兵冲入子城,子城指内城及近城的瓮城。

在白沟河之战,邱福率精锐猛闯战阵,在后来的夹河、沧州、灵璧等战役中,邱福都是前锋,冲在前面。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盛庸统兵扼守淮河,数千艘战舰遮蔽河岸,邱福与朱能率领数百精锐,悄悄西行二十里,到达上游,发动突然袭击,击败盛庸,夺取其战舰,随后燕军顺利渡江,邱福被提升为中军都督同知。

丘福朴实骁勇,虽然谋略方面比不上张玉,但是他敢拼敢冲,与朱能不相上下,每次获胜,诸将争相献上战利品,只有丘福最后呈献。

朱棣常常感叹说:“丘将军功,我自知之。”(《明史·丘福传》)

朱棣即位后,论功封爵,丘福排在首位,被封为淇国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岁禄二千五百石,每次商议朝政,丘福都位列群臣之首。

汉王朱高煦多次领兵立下战功,备受朱棣宠爱,丘福作为武将,曾数次与朱高煦曾经并肩作战,与朱高煦情谊匪浅,数次劝说朱棣册立朱高煦为皇太子。

朱棣犹豫很久,于永乐二年(公元1424年)册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丘福为太子太师。

永乐六年,朱棣下令给丘福增加一千石食禄。不久,朱棣让丘福与蹇义、金忠等人一起辅导皇长孙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棣的嫡长孙,备受朱棣宠爱,于永乐九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孙。

永乐七年(公元1429年)七月,丘福统兵出塞,八月在胪朐河战败,被俘遇害。

这年七月初三,本雅失里处死朱棣派去的使臣郭骥,孛儿只斤·本雅失里是北元君主爱猷识理达腊的孙子,爱猷识理达腊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嫡长子。

朱棣闻讯勃然大怒,决定发兵征讨,任命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担任总兵官,武城侯王聪为左副将军,同安侯火真为右副将军,靖安侯王忠为左参将,安平侯李远为右参将,率领十一万精锐骑兵北征。

当时朱棣担心丘福轻敌,大军出发前,朱棣特地嘱咐丘福:“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明史·丘福传》)

意思是:战事必须慎重,从开平往北,即使不见敌军踪迹,也应时时防备,不能掉以轻心,应灵活机动,瞅准时机再发兵,不能急于进攻,一次交战没有获胜,便等待时机下次进攻。

出发后,朱棣又接连下诏,嘱咐丘福,“谓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明史·丘福传》)

意思是:对于那些敌军容易被击败的说法,千万别轻信。

丘福率领一千余人出塞,先到胪朐河南,遇上巡逻骑兵,将其击败,于是渡河,俘获一位尚书,丘福停下来与他喝酒,问道:本雅失里在哪儿?

尚书回答:“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明史·丘福传》)

意思是:听闻大军将至,本雅失里慌忙向北逃走了,距离这里大约三十里。

丘福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当疾驰擒之。”(《明史·丘福传》)

意思是:应当纵马疾驰,将其生擒。

诸将请求等各路兵马集合到一起后,探清虚实再进军。丘福没有听从,他让尚书当向导,直接向敌营进发。

双方接连交战两日,每次交战,敌军都假装失败退走,丘福坚持乘胜追击。

李远劝谏道:“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彼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明史·丘福传》)

意思是:将军轻信俘虏,孤军深入,敌军故意示弱,引诱我们追击,继续进攻必将陷入困境,撤退可能被敌军乘机攻击,为今之计,只能修筑营垒,加强防御,固守待援。白天扬旗击鼓,派出奇兵与之周旋,晚上则燃起火把、放炮,虚张声势,使敌军摸不清虚实,等我军主力全部到达,再一起出击,必能获胜。就算不能取胜,也能脱离险境,平安返回。当初陛下是如何叮嘱的,将军难道忘了?”

王聪也极力劝阻,丘福都没有听进去,厉声斥责道:“违命者斩!”然后,率先领兵疾驰而去,麾下士卒跟在后面,诸将不得不跟着前去。

不久,大规模敌军突然奔袭而至,将他们重重围困。王聪力战而死,丘福与诸将全都被俘遇害,“一军皆没”(《明史·丘福传》),丘福终年六十七岁。

战败的消息传至京师,朱棣雷霆震怒,决定亲征,下令削夺丘福爵位,将其家属流放到海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