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的角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哲思好文)
也许,人人都知道,要有大度量、宽胸怀,才能立身于世,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和快乐。但是,却有不少人做不到。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胸怀不够宽,度量不够大,遇事看不开,心里装不下,是自己的境界太小。
如果再往深一层次去探究,便会发现:度量小,是因为心里只装着自己和小我;心胸不宽,是因为不会抬头仰望星空和蓝天。总之,是自己看待事物和世界的角度有问题。
试想,自己一个人有多大?自己个人的利益有多重?如果一个人只把精力集中在个人的利害得失和荣辱上,他怎么会有大的度量、大的格局呢?再试想,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囚禁在阴暗的角落里,做个井底之蛙,不经常走出去开阔眼界,观海望天,他怎么会有博大的胸怀,心里又怎么能装得下天地万物呢?
所以,人要想有度量,心胸大,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即,要想有度量,就要多替别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必要时,还要能够舍小我为大我。有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真正能够做到心底无私的人,才能海纳百川,成就其大度量。要想有胸怀,就要多走出去,经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常看庭前花开花落,常观山间云卷云舒。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跳出了狭隘的“自我”,克服了“我执”,消除了“偏见”,才能真正做到超越自我,淡泊名利,泰然处事,蔼然为人,平和心态,和谐幸福。
不管是想拥有大的度量,还是想拥有大的心胸,归根结底,都要看自己的实际修为,要靠自己去努力改变自己。
度量和心胸,越扩越大,但也会越缩越小。要扩大,就要能够装得下大事、小事甚至污浊之事,能包容,能忍耐,能消化,能理解;就要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找出路,不要总把眼光盯着别人,把责任推给他人。
有很多时候,忍耐失败和委屈,是很困难的一种状态,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磨练人的心性,扩大人的度量和心胸。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没有挫折,没有麻烦,没有打击,没有考验,一个人就很难有所长进,有所作为,也就很难拓宽自己的境界。相反,经历的事情多了,主动磨练久了,度量和胸怀自然会随之扩大。这也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等等,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所以,常想想别人、他事、他物,度量就会慢慢大起来;常看看蓝天、大海和星空,心胸就会宽广起来。一个人看待事物和世界的角度,决定着他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当然也决定着他的度量和心胸。登高则望远,登东山则小鲁,登泰山则小天下。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我们也只能从自己身上努力,从身边事情做起,靠自己去拓宽自己的前行之路。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怨天尤人,总是怪罪世事不平,抱怨道路坎坷,而是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坚韧不拔,随遇而安,昂首阔步,勇敢前行。
来源:哲丝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