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突围》: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在“挨巴掌”的时候,显而易见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硅谷来信》专栏里聊过一个“打巴掌”的例子:
试想一下,当你人畜无害地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过来扇了你一个耳光,你会作何反应?
多数人下意识里的反应会有两种,要么是一巴掌回扇过去;要么直接认怂,默默走开;还有一些没那么冲动的人,会先冷静分析,找到被人扇耳光的真正原因,进而正面处理问题。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会先脱口而出 “为什么”,问对方原因,然后再决定自己的反应。有点意思,如果对照上面提出的三种反应,显然我的答案是倾向于第三种的,但又略有点不同,吴军老师的分析里第三种理性人是自查原因,而我显然,下意识的是想让对方告诉我原因。可以说,在这个问题里,我忽然就解读到了自己下意识里被动且希冀向外寻求答案的思维模式。
《心智突围》的作者 Windy Liu 在书里借用了吴军老师的这个例子,来分析心智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并决定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为人处世的方式。
比如,第一种直接一巴掌回扇过去的人,就是明显的绝不吃亏的心智模式。这类人个性会比较冲动,倘若在职场里不受领导待见的话,很可能就简单粗暴地唱反调,对着干……可想而知,他的职业生涯会是如何了。
第二种直接认怂,捂着脸抛开的人,多是带有自卑消极的心智模式。这类人看问题也会比较悲观,如果同样是在职场里不受领导待见的话,他不会对着干,但他会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职场老油条”。
而第三种人,能够秉持着理性思考的心智模式,遇事先冷静分析。就扇耳光一事,或许对方就是个疯子,那权当自己运气不好,没必要纠缠此事;又或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接受教训总结经验,以防下次被扇。
带有这般主动思考的心智模式的人,即便在职场里同样遇到领导不待见的情况,也绝不会是简单敷衍了事,而是会积极分析事实,想办法与领导进行有效的良性沟通,如果明确领导就是偏心和不公正,那不妨换个更适合的部门来发挥自己的优势,没必要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你说,是吧?
吴军老师在专栏里说,我们这一辈子的经历,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不断被“人”扇巴掌的过程。当然,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具象的人,也可能是客观的事实。
现实会不断以各种形式给我们巴掌,甚至是毫无预警,这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是,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挨巴掌”,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智模式。
Windy Liu 在《心智突围: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一书里写道:
面对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感知世界和解读世界的心智模式,它会塑造你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式,会引导你对世界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世界又会针对你的反应予以反馈,对你施加影响。
而优秀的人往往都有一整套更加正面、积极的心智模式。正如泰戈尔所言的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面对这个世界的苦难和人生的挫折,我们可以用更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当我们想要追求优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去“定制”一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心智模式,成为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那么,要如何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否失灵,如何打破限制性心智模式,如何由内而外地重构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呢?
36 氪特邀作者、数十万网友纷纷点赞的人气导师 Windy Liu,多年来一直行走在探索人生哲学、追求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在他的新书《心智突围》里,针对这个问题,从定位、认知和心境三个维度出发,为我们精准绘制了可借鉴修习的成长地图。
只要经过重新定位、升级认知、自我精进、发掘潜力以及自我重塑五个步骤,我们就能找到终身成长的密码,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和未来。
相较于市面上其他的同类书籍,我在阅读这本《心智突围》时的最大感受是:全面易懂,便于执行。是的,但凡是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如何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在本书里都能读到。
比如,在“人生定位”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心智模式的 IPO 模型;了解到自我设限的三种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关键问题来识别、进而由内而外地打破自我设限;了解到自我定位的五个闭环系统——愿景、原则、计划、执行和反思,以及针对每一个环节如何打造和自我迭代;了解到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等等。
又比如,在“认知优化”这部分,会提到“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空杯心态、学习的本质——触达与重复、刻意练习、元认知、破局思维等概念,虽然有些名词概念并不陌生,但诚如本书作者这般如此有心地整合在一起,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如何优化并提升认知,倒也是再省心不过了。接下来,只要好好践行书里的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就好。
......
篇幅关系,其他部分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想再分享书里提到的一个心理学实验——皮亚杰的 “三山实验”,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先让儿童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然后请儿童坐在模型的一边,让他描述坐在自己对面的娃娃所看到的模型山的景色。
实验结果显示,4 岁以下的儿童在描述时总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完全没考虑到对面娃娃的视角。
心理学家皮亚杰借这个实验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但以此来反观我们大人,有多少时刻,我们也都这般不自知地陷在类似的自我本能里呢?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别人的视角和想法与自己一样。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自然也应该想我所想,同我所意。但事实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身处不同的立场,看待事物的视角会不一样,自然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而每一个不同选择的背后,都蕴含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
最后,奉上电影《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经典台词,“找到那些比你自身更宏大的存在(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心智重构的成长之旅中,可以找到那个比自身更强大的存在,发现生活中更宏大的意义,不枉此生。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