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1》│每周一书 No.61
每周一书
No. 061
我们真的懂王阳明吗?
——《王阳明全集1》
推荐程度:*****
(无论如何评价,这都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的心法)
偶尔也会来啃啃经典,特别是这种古文的经典。主要还是因为阳明心学始终不温不火的占据着书店的一席之地,于是很好奇,这位近乎神格化的奇才到底有些什么思想。然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陈明先生写的序《阳明学问题略说》,第一次见到一本书的序是在批判作者的。
“阳明学某种意义上说好比一种没有方向性的兴奋剂,对于行动的决心和能力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成就不世之功,至于是善是恶却很难提供保证。”“正所谓高明易其流弊,最上乘的武功最容易走火入魔。怎么救治?记住一点:’释氏本心,吾儒本天。’”
开篇序就在打预防针,给了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同时陈先生对阳明心学的敬畏之心也可见一斑。在生活中会看到有些人对于阳明学的痴迷程度,也给我一个初步的印象就是阳明学更加关注自我,特别是主要的观点之一“心即理也”,闻到了一点小乘佛教的味道。
第一本是《传习录 · 书信》,这种古文体只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啃。这本书主要的两个部分是《传习录》和《书信》
其中《传习录》和《论语》很像,“先生”(传习录中对王阳明的称呼)和弟子们的问答集,大多集中在一些关于“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讨论。
不过对于市面上最风行的四个字“知行合一”,我曾经仅从字面上里面,觉得言行一致是一个不错的教诲。但看过“先生”的说法后才发现了一些新的理解。所谓知行合一并不一定是你要做到的境界,而是一直存在的境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去想如何知行合一,而是思考我知的相应行为是什么,我行的相应认知是什么。
另一方面,阳明学作为孔儒的一个发展分支,和朱子学针锋相对的唱着反调,却又无法取代朱子学。似乎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要先了解朱子学,因为“先生”一直在驳斥朱子学这样那样的观点。
不过也有一些对于宗教的看法,“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我的理解是这在指出道和释的修行不那么接地气,会看上去有些虚。
而“先生”说的话都很实在的,实在到有些话我只能保留意见,因为这只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做判断的。就比如,“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为“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也许这一切观点的来源都是在于“心即性,性即理”的思想本质。相比所有宗教宣扬的真善美来说,阳明学更加的或者说只是关注在自我上,一切以自我为核心。当然这种自我为核心并不是我们说的自私,也许只是从自我中发现这个世界的规律或者说真理。乃至于在阳明学里面似乎没有善恶之分,“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只谈人性的话,其实是和社会规则相左的,或者说当下我们活着就是在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动态平衡之下,一边是墒增,一边是墒减。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说起王阳明,朋友们的反应就会有两极化反应,有些人不屑,有些人痴迷。也许这和“先生”的“狂”有关。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喜欢阳明学的人最喜欢的地方。现在很多阳明学被包裹在成功学的外面,的确能激发乃至成就不世之功,而这种成功往往不能随波逐流,必须要有强大的个性或者自我才能实现。我只是有点好奇的是,那成功到底是什么?
当然另一部分是在讨论格物致知,或者说是致良知。“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奉养之宜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然后谓之’格物’。”“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然而其中的“良知”,按照孟子的说法“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按照“先生”的说法则更加直接些,“格物自知,致知精一。”所以良知即精一,同时为惟精即惟一。只是这个精一的境界还尚未能所有感悟。
其实用很多的篇幅都是在强调“良知”这回事,无论是《中庸》里的“戒慎恐惧”,还是《大学》里的“致知格物”都是在指向同一个方向,即“良知”。“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在反复阐述观点的过程中,我感觉连道和佛的视角也涵盖其中。看完之后对于良知的理解更多的是人的本性,更多的是要内观坚定自己的核心稳定性。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感悟是,“先生”说的“良知”里面的“良”并非我们现代文里面的意思,并不是纯粹的代表好。更多的是一种本性的体现。同理在性本善中的“善”也不是我们现代文里面的“善”。这一切都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当“先生”提及性本善的时候,是这么说,“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先生曰:’然。’”所以还是回归源头,其中善恶的善和性本善的善还是有点区别的。“先生”并不指向特定的善还是恶,惟精惟一,整体性还是“先生”所倡导的,乃至扩展到心理合一,所有的思想都归结于“一”。
所以我觉得“先生”应是推崇性本善的。也许虽然“先生”一直在反驳朱熹,但非常的遵从孟子,也是性本善的拥护者,于是即使良知乃至于心理本身的前提都是善的,于是只要回归本心,探寻本理,最后知行合一即可。。也许这也是“良”的来源。然而关键越是核心的精髓越是不会捅破,以至于“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
也许就像佛学一样,你修了才知道,这就是“先生”说的工夫学吧。不过说到佛学,“先生”似乎成见颇深,以至于说“佛氏不著相,其实着了相。”然而不知“先生”有没有真的修行过,因为他说的,“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然而这几点其实很像是一种开悟,感觉佛学也是在追求一样的境界。
或者我和“先生”一样,都会有自己的偏见去看待一些事物,就像我看过前言以后一直用这批判乃至质疑的视角去看待“先生”的话。而“先生”也是如此在评判朱子学和佛学。
另外《书信》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会相对于《传习录》更加的发散些。集中性的看《书信》还是一件蛮累的事情,或者说根本无法集中去看。很多家长里短的事情,也反映出“先生”生活的坎坷。心学也就是从这些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具体是什么也许还要等到看完全集了,才能知其一二吧。
不过还好总体而言还都是在讲“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且感觉“先生”不能算一个纯纯的儒家,还有很多道家和《周易》的影子。这也许是阳明心学能够自成一派的原因吧。
而且每次提到知行合一都会有更全面的认识,“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合一如果说的极端点,似乎会被理解为“为所欲为”。而这个“欲”并不是表面的欲望,而是内心真正深层次的欲望,即良知。
就这点来说,良知的度就相当重要,或者说思考挖掘的深度非常关键。“若只在良知上体认,所谓'虽不中,不远矣。’”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这么去想的话,会被很多为所“欲”为的人所利用。因为任何一种行为都能找到其正向的意图,或者说是“良知”支持的地方。于是对于聪明的人来说,做任何事情都会是知行合一,或者是有心学的靠山了。
其实要说清楚思想这东西实在是困难的很,就算自己说清楚自己的思想也是好比登天,更何况人都是会变的。通过传习录乃至与诸多书信的方式去摸索“先生”的思想也许是一条路,但也是见仁见智。而且古文体本身的障碍,我觉得如此看一遍只能看看热闹,接触点皮毛而已。
也许看的时候遗漏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或观点。本来看这种经典是很痛苦的,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写的又没有系统性,语言本身也不全能领会。当然只是这样简单的看一遍肯定不能了解“先生”的完整思想,如果都是这样断章取义,管中窥豹的话,势必就会造成偏见或者误会。所以如果只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那更只是一件华而不实的阳明牌风衣而已。如果我们真正的要运用乃至于信奉的话,一切的基础还是你要真正的知道这是什么。
然而总体而言也许“先生”的思想已经溶于许多日常生活的角落,或者说已经被诸多思想借用,所以没有什么醍醐灌顶的感觉,也许还要再消化几年,再历练历练才能更加明白“先生”的用心吧。
而且本心岂是那么容易探寻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浅尝即止,然后“知行合一”的话是不是会有偏颇。反正一句话,越看越糊涂了,也许是资历不足火候不到,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体系。期待继续满满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懂了,才能说我们要不要信奉或者学习。
201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