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花:家乡的佳肴——麦穗儿
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一片金黄色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但秋天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期盼和希望!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摘麦穗、吃“麦素儿”是秋季一大要事。青稞“麦素儿”是我们高原上的一种特色小吃,它的制作过程既复杂又辛苦。记得小时候立了秋,母亲便叫姐姐们来帮忙,去田间地头摘青稞,到了地里,母亲让我们挑饱满、长一点的穗儿,一颗一颗的折断,再扎成一大把,不一会儿,二、三十把青稞就折好了,装入背篼背回家。回来后母亲用镰刀把青稞杆截成四、五寸长的,戴上手套打去上面的麦芒,放入大锅里开始煮了。
顿时农家小院里热闹起来了,厨房的风匣声,母亲的唠叨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厨房里烟熏火燎,屋顶的烟囱里炊烟袅袅。乘着大人忙碌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拿来扎好的青稞把,去灶火里烧,烧好了拿到院里用手揉,揉好了吹掉麦芒,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清香、糯滑、甘甜中夹杂着一股烧焦味,我们望着彼此摸黑的嘴巴,双手,相互逗乐,取笑,至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大约煮四十分钟左右青稞熟了,揭开锅盖一股浓浓的青稞味扑鼻而来,叫你垂涎欲滴,有点迫不及待。
母亲急忙拿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干净背篼,铺上一片干净的薄毯,双膝跪地拿起一把青稞在背篼上来回搓揉,玛瑙似的青稞粒从母亲手中不断地滚落下来,恨不得抓一把就吃。
等揉完了,母亲再用簸箕除去麦芒,然后老人,孩子们席地而坐认真地拣起来,拣干净后的青颗粒晶莹剔透,顺手抓起一把大吃起来,真是人间美味,叫人爱不释手。
此时一碗美食才刚刚完成了一半的程序,接下来由父亲负责拉“麦索儿”,拉“麦素儿”是一件很吃力的事。父亲抬来小推磨放好,对准磨眼,抓一把拣干净的青稞粒放在上面,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旋转,颗粒经过石磨的挤压旋转,从缝隙中流出细长且像拧成的细绳子,所以叫“麦索儿”。就这样我们轮换着推小石磨,一会功夫小石磨周围堆满了很多细长的“麦索”。
最后母亲把这些“麦素儿”倒入盆中放些葱、香菜、盐搅拌均匀再炝上自家产的青油,香喷喷的“麦索”出锅了,端起碗吃一口,叫人沁心入脾,越吃越想吃,越吃越香。 剩下的“麦索”晒干了储存起来,因为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柜去冷冻,只能晒干,晒干了想吃的时候还可以做成“麦索”拌汤吃,放入肉丁,洋芋丁一起滚开,散入晒干的“麦索”,滚熟了,再炝上点野葱花,那散发出来的香味四处飘溢,让人直咽口水。
父亲吃饱了,也累了,捋捋胡须,靠墙蹲下拿出旱烟瓶“吧嗒吧嗒”地抽起烟来,孩子们吃饱了便三五成群地去巷道里玩,只有母亲和姐姐们还在厨房里忙碌着……
时光荏苒,童年的记忆都将成为回忆,现在想起那些过往,想起那些和父母兄弟姊妹在一起的场景,更多了一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这一切只能在回忆里欢笑,只能在回忆里哭泣,有时,突然感觉一切都空虚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安静了,自己再无法找到跟妈妈一块亲手做“麦素儿”的感觉!
但每年这个时候,我乡下的亲家总是忘不了拿来自己做得“麦素儿”让我们尝鲜,我吃在嘴里,感激在心里,更对大自然的恩赐感恩跪拜!但就是咋吃都吃不出当年妈妈做的哪种味道…… 作者:何世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