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打造自家优秀小孩
一、机械化培养可以培养高分生,但并不等于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越了一纸成绩定生死的目标。在日本,有一个名为Torobo的机器人。2015年时,它就以超出平均分95分的成绩通过了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而在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AI—MATHS在断网的情况下挑战北京卷文科数学高考试卷,满分150分,22分钟内取得了105分的成绩。
那么,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的差别在哪里呢?两者相比较,人类具备思考的能力,而人工智能没有,只有固定的运算程式。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道数学题“1+1+2=?”人工智能可以马上解答出来,但是一旦题目变成“小明有一本书,小红也有一本书,小红又向小军借了两本书,现在两人一共有几本书?”人工智能就无从应答了,因为它完全不理解什么是“小明、小红”,什么是“借”,这就是人类大脑思考功能的体现。
模糊不清的家校共建,辅导作业你怕了吗?
家校共育本是好事,为孩子的成长保证了父母的陪伴,但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2018年10月29日,一位南京妈妈辅导孩子作业,被气出了脑梗;2018年11月13日,一位武汉妈妈被气心梗;2018年11月15日,更是有一对苏州的父母因为辅导孩子作业深夜报警等。诸如此类的新闻频频爆出,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折磨。
家校共育本就是学校和家长一起完成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总会出现此类状况:学校将一些学习性质很强的作业布置给家长,要求家长做孩子的工作,那么学校的职责又是做什么呢?部分家长工作忙碌,对于学校布置的合理的作业置之不理,认为“学习理所应当是学校的责任,和我们没有关系”,带孩子成绩不佳便责怪学校教不好。学习本就是孩子的事情,但在学校和家长互相推卸责任的间隙里都遗忘了这件事。
三、打造“自主优秀小孩”,从维护孩子好奇心开始!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一生幸福,陪伴他们学习成长是我们理应尽到的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自己走的更长远才是我们最大的任务!那么,在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及时回应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学上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而人类最初的好奇心就来自于婴儿的探究反射。
研究观察发现,婴儿一旦发现新奇事物,就会用手触摸,用舌头品尝。到了幼儿期,好奇心更加强烈和明显,他们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最初是情景性的,如果受到外来的鼓励与强化,就会变成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如同雕琢璞玉一样重要!
幼年时期的孩子很喜欢发问,不少父母面对孩子反复发问起初都很耐心地讲解,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难回答。与之相对应的是家长知识储备量的不足。于是,家长便开始慢慢失去耐心,敷衍孩子的提问,即便孩子一再追问,家长也会很快把话题转移过去,或者直接斥责“你怎么那么多话?就你一天天的满嘴为什么为什么!”
2、耐心等待,给孩子试错和喘息的机会
其实,孩子在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初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逆反心理。做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等待,给孩子充足的尝试机会,让孩子大胆试错,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阅历,也会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比如,女儿小米最近每次写作业时候,每次都跟我申请想要拖延一会再写。我就让小米自己决定,但前提是一切的后果要她自己承担。后来,她敷衍完成了作业,没有得到老师的夸奖很是伤心。于是,在此之后,每当她想要拖延的时候,我都不动声色地跟她说“只要自己承担相应后果就可以。”她总能记起自己上一次的经历,然后迅速摆正态度完成作业。
孩子面对学校繁琐的课余作业时,逆反心理会被放大,这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尝试并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做错了没关系,用来改正的时间还很多,试过一次之后,孩子自己就知道不能再摔第二次了。
3、在应试教育下,主动给孩子缓解学业压力
时代的大环境无法因为个体的变数而改变,作为父母,我们要主动帮孩子释放繁重的学业压力,适应学校的统一化教学模式。要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在面对“多余”的功课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做个“坏家长”,偷偷给孩子一个喘气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在社会制度下超负荷运转太久。
前段时间,我就做了一次“坏家长”。事情是这样的,小米当天的作业多的已经超过她的负荷了,我担心小米第二天因为作业没做好挨到老师批评,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对作业和学校变的抵触,于是第二天上午我便帮她请了假,让她在家里调整一下再去上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