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七)

(四)孔子与曾参
曾参(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少孔子四十六岁,《大学》《曾子》的作者,《论语》《孝经》的主要编者之一。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乃儒家第二代传承者,他的“修齐治平”“省身”“慎独”“以孝为本”等主张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后世尊其为“宗圣”。
曾子的父亲曾点,字晳,是孔子早期的弟子。《论语》中,曾点有“鲁之狂士”之称。他志向高洁、淡薄名利,待师诚敬、谦谦有礼。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点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未能跟随。孔子在陈国时,思念他在鲁国的学生,其中就有曾点。
父子同为孔子弟子的,除颜路、颜回外就是曾点和曾子。曾子由父亲启蒙,少年时随父耕读于故里。他十五岁时,孔子周游列国仍未归鲁,父亲曾点费尽心力打听到孔子在楚国北部,于是命令儿子远赴楚国拜孔子为师。十五六岁的曾子一个人跋山涉水,不畏路途遥远,终于找到了孔子并拜师。此后,曾子常侍孔子身边学习、受教,直至孔子去世。
曾子纯孝,他对父亲的敬孝是发自生命深处的。《孟子·离娄上》和《孟子·尽心下》两篇记载了曾子赡养父亲曾点必有酒肉,曾点嗜羊枣曾子则不忍食羊枣的故事。《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礼记·内则》记载曾子在父亲过世时“泪如滴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孔子对曾子的孝行非常赞许,“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并从孝入手对曾子进行教育。曾子深受影响,在孝道上精进修养,终有成就。
史书记载:“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大意是说,曾子锄地,失手铲断瓜苗。父亲曾点大怒以大棒将儿子打昏。曾子苏醒后并没有记恨而是立即去安慰父亲,之后回到房内弹琴唱歌,以便让父亲知道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曾子性格内向,处事谨慎。他专心向学,刻苦勤奋,笃朴深思,学问扎实,比其他弟子更为系统和翔实地掌握了孔子的思想要领。父子两代同为孔子弟子的特殊经历,又使曾子与孔子的感情更为深厚。
《论语·里仁》记载了孔子向曾子传道的过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对话看似没头没脑,可就在这背后,恰恰传递了那个言语无法阐述清楚的“道”。曾子用“忠恕”来回答同门的疑问,不过是应对之法,因为忠恕近乎道,而非道。对不能领悟的人来讲,这样说已经算很恰当了。这就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心传,只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到了,信任建立起来了,彼此心心相印了,心传就能实现,而且是当下即实现。
曾子的品德和智慧名传天下,“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韩诗外传》),但曾子均力辞不就,而是追随恩师孔子的脚步,设教授徒,著书立说。他整理《论语》《孝经》等书,终身传播孔子思想,践行孔子的志愿,直到去世,从未间断。
曾子认识到仁德和道统的重要,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所著的《大学》被誉为“儒家《圣经》”,是儒家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典籍。相传这是孔子根据曾子的性格特征传授给他的修身法门。经过长时间的践行后,曾子晚年将其领略的精髓总结出来,撰写成文。整篇文章紧扣“心、性”二字不失,秉承圣贤千古道统之传承,指示生命的终极真相。其中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将实践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方法与次第首次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对后世影响深远。
曾子晚年讲授孔子编著的“六经”。他继承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把学生带在身边随时随地教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曾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众多,著名的有乐正子春、公明仪、公明高、子襄、阳肤、孔子之孙孔伋等。
曾子静心修养,得享高寿,临去世时心智仍然高度清醒。当他发现自己铺的垫子是大夫才能用的,因为这不符合“礼”的要求,所以坚决要求把席子换掉。生死面前,最能反映出一个人平素之行持与造诣。临终易席的典故反映出曾子一生之修为已达圆满与成熟之境。
曾子死后,留下三个儿子,长子曾元,二子曾申,三子曾华,他们都以贤达留名青史。长孙曾西也是当时鲁国著名人物。从曾点至曾西,曾家四代皆贤达。作为历史上“治家”的典范,曾家将儒家伦理道德融化于家庭之中,家庭即道场,家庭亦可彰显仁义道德。

清代学者崔述曾评价:“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洙泗考信录·余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