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692期:读书学习如炖肉、如挖井、如少年登山、如园中摘果,说说曾国藩读书的四字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692期#

刚刚开学就有同学来问读书学习的方法,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曾国藩的家书,这封家书写于同治6年10月23,书信当中就谈到了读书学习的四种重要方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这里的“生书”指的是新接触的、以前没有读过的书。曾国藩强调读这种书先要速读,加快速度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阅读面,多读一些书,如果阅读量不够,涉猎面太窄,人就会显得孤陋寡闻。第二个好处就是从头到尾快速阅读,可以尽快的掌握全貌。了解这本书要呈现的整体内容、涉及的整体情况,这样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幅知识地图或者一张思维导图,在掌握概况之后再做细致的探寻,就不会跑偏、不会迷路。所以大家注意曾国藩在这里强调的“读生书宜求速”,不是指的粗枝大叶、囫囵吞枣,而是指的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掌握全貌。以上是第一个要点,浓缩成一个字,就是迅速的“速”

接下来他又说了,“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读书不光要读生书,还要读旧书,读熟悉的书,这个时候就不能仅仅浏览,需要精读,需要专注钻研。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两个要点:

一个要点是连接。就是把书中所说的内容跟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跟自己的切身体会相连接。我记得当初我学《论语》的时候,老先生给我一个建议:就是一天只读一句,在早晨起床之后把这一句读下来记住了,接下来在这一天工作生活过程中,留心去看一看哪些人哪些事证明了这一句话,这句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得到验证。如果能找到匹配的案例就往下读,找不到匹配的案例就不往下读,这种连接的方法确实能让我们加深理解,吃透精髓。

第二个要点就是背诵。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文不会背,努力算白费”。当然了,背诵也没必要长篇大论,应该量力而行。短的篇章可以通篇都背下来,那长的篇章,建议背诵其中最精华、最精彩的句子,把格言警句都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如果有可能的话,再把开头结尾记下来,头脑中再装一个书籍的目录,这番功夫做完以后,整本书的内容基本就装在心里边了。以上这些内容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熟练的“熟”字。曾国藩在谈论读书学习方法的时候,一讲“速”二讲“熟”,这两个字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把博览和精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曾国藩关于读书学习有两个特别精彩的比喻:一是读书如炖肉,一定要大火烧开,然后文火慢炖。先是下“猛”的功夫,快速了解整体,把握全貌,接下来下“温”的功夫,寻章摘句,一点一点钻研二是读书如挖井,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就不要挖太多的井。如果你能挖200米,你只挖两口井,一口井100米,自己喝,还能够帮助别人,如果你能挖200米,你挖200口井,一口井一米,那最终会被渴死。所以千万不要贪多、不要贪大,要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锁定核心的几本书。

我觉得“读书如炖肉”,“读书如挖井”,这都是高手给出的非常精妙的比喻。在这两个比喻基础上,我再给大家增加两个比喻:读生书如少年登山,一鼓作气登上巅峰,纵览全貌;相反,读熟书如园中采果,曲径通幽,叶底藏花,细搜慢寻,这里边的妙处需要我们慢慢体会,慢慢品味。

以上曾国藩提的四个重要的建议,我们讲了两点,一个“速”字,一个“熟”字,那么另外两个要点是什么呢,我们要留给明天了。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