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舞动”数学思考——一道教材“*”号题的教学心得
向你介绍我
大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读一读:
动静结合,“舞动”数学思考
——一道教材“*”号题的教学心得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节选自曹培英老师《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
4
坚持阅读八分钟
动静结合,“舞动”数学思考
——一道教材“*”号题的教学心得
(此文已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1-2)
原题呈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后练习十七中有如下一道带“*”题。
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对此题的教学建议描述为“可让选做的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答案,从中可以发现答案有两类。一类是两数成倍数关系的,即36和它的约数,如1和36,2和36,3和36,4和36等;另一类是两数不成倍数关系的,有4和9,4和18,9和12,12和18四组。”毋庸置疑,当学生得出所有组别后,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以上规律。笔者以为,此题的难点在于:找出满足题目条件的所有组别。为此,备课时我将此题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通过探索“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的所有组别,感悟其中规律的同时,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
环节一:交流互动,探究规律
出示习题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不一会儿,同学们陆续举起了手。
生1(如下图):我找到了36和2,36和4, 36和6,还有36和9。
生2(如下图):我找到的是36和12,36和18。
生3:老师,我发现36和36的因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36。
师:同意吗?(同意)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发现过规律: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师:有道理!那么在这里36可以和不是它的因数组吗?(不可以)为什么?
生:如果36和5,36和7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都不是36,而是180、252。
师:哦,看来36只能和它的(因数)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才是36。除了36和它的因数可以组,还有吗?
生4:老师,我有4和9。
生5:我也有,12和18。
师:算一算。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6吗?(是的)你有什么发现?
生6:36的两个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是36。
生7:不对!2和3,4和12,都是36 的因数。但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都不是36。
师:是呀!
生7:应该这么说:36的因数中选两个,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有可能是36。
师:你真会说话!(同学们大笑)有道理吗?(有)那么,这样的“可能”有几组呢?
环节二:静心梳理,有序思考
学生进入沉思,眼看时机成熟,教师顺势提出了新要求:这样,不急着回答,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想办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的所有情况。
有了前面的发现,同学们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寻找这样的组合的活动中去了。不一会儿,小手又都举了起来。
生1:我找到了,有36和1,36和2,36和18,36和3,36和12,36和4,36和9,36和6,36和36,18和12,12和9,4和9。
师:跟你们的答案一样吗?
生2:答案是一样的。不过我是有顺序地写的:有36和1,36和2,36和3,36和4,36和6,36和9,36和12,36和18,36和36,18和12,18和14,12和9,9和4。
师(投影展示该生作品,如图):发现了吗?
生3:他是先想36可以和它的所有因数组合,然后再想4可以和后面的9、18组合,再想9和12组,12和18组。
师(问生2)是吗?(是的)为什么这样做?
生2:这样不会漏掉。
师:是的。有序思考能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
正欲进入下一个环节,生1反驳道“老师,其实我也是有序思考的”。并走到讲台旁,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上(如下图)。经过分析,同学们纷纷表示同意。于是教师小结道:同学们非常棒!都有序地找出了满足条件的组合,仔细观察这些组合,你有什么发现?
生4:我发现,除了36和它的因数组,最小公倍数是36,还可以像18和12、4和9,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是36。
生5:我发现能组成的数都是36的因数。
师:嗯,好像是的。那是为什么呢?
生6:因为如果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说明36一定是它们的倍数,反过来这两个数一定是36的因数。
师:所以,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36的因数以外的数吗?
生:不用了!
教学反思
一、 动,为数学思考“铺桥架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思考越来越得到专家与老师们的重视。然而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思考,学生并非一蹴而就便能形成的。处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数学思考,必定是在学生充分经历相关知识的思维过程,获得相应数学活动体验之后逐渐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应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时空,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铺桥架路”。特别是在教学教材中作为拓展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带“*”题时更应如此。以本个案为例,正如前文所述,该题的教学重点应落在“有序思考”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上。显然,简单的说教只能是“走过场”,于学生数学思考力的提升毫无帮助。唯有学生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思辨,方能自觉形成“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得到零散的几组数据后,教师并未草率收场,而是下意识地引发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也正是这样的互动交流,才有了“36和它的因数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6”以及“36的因数中选两个,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有可能是36”的发现。对于有过“取数字卡片组数”、“同学握手次数”等数学问题研究经历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基于上述发现,有序探寻“最小公倍数是36的数组”已然水到渠成!
二、静,让数学思考“生根发芽”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思考意识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方法尚可教,但意识只能是学生亲历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形成的。为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悟!哪怕学生在悟的过程中“跌跌撞撞”,甚至“头破血流”。其实,这都是学生数学思考力“拔节生长”的声音。本案例中,在学生发现了寻找满足条件的数组的方法后,教师没有急着让学生说出所有的数组,而是安排了“让学生动笔写出所有组合”的静活动。可以想见,看似静悄悄的场面之下,学生心中定是“暗流涌动”、“心潮澎湃”!他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把数组找全”、“如何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同时,在脑海中唤醒达成以上目的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序思考。案例中,学生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证明。正是这样的静思、静答,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强化了数学思考方法,让“有序思考”这一数学思考意识“生根发芽”!
本期审核:许兆婕 任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