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会是孙权杀的吗?

我认为,孙策之死不宜过度解读,解释为曹操的阴谋都可以,但要说是孙权干的就有点过分了。

一、孙策之死的大背景--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也就是东汉献帝建安五年的5月,已经统一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孙策在外出打猎时被仇人许贡的门客刺伤,随后当天夜里就伤重不治逝世,时年仅26岁。

纵观孙策创业的过程,他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如同流星般骤然亮起,又迅速陨落。

自从公元194年孙策以从袁术那里得来的一千多人,几十匹马创业开始,其连年东征西讨,先后消灭了吴郡许贡、会稽郡王朗、庐江刘勋、豫章华歆等地方势力,称霸江东。

孙策白手起家,只用了五年多一点时间就奠定了东吴立国的基础,此时他的地盘已经北到长江,南到闽越,东到大海,西到鄱阳,包括了江苏南部、浙江全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部的地区。

史载孙策“美姿颜”,就应该是这样风流倜傥

不得不说,在东汉末年的群雄中,孙策是能力相对比较突出的一个,虽然主要的群雄逐鹿的战场都在中原,导致他的对手基本都是菜鸡,但孙策领兵打仗和收揽人才的本事依然相当可怕。

当时除了曹操,各地的主要割据势力包括河北的袁绍、荆襄的刘表、四川的刘璋、陕南的张鲁、关中的马腾、韩遂,其中,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

公元199年6月,袁绍派遣十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曹操从许昌出兵迎战,经过一系列的前哨战役之后,大约在200年的四五月间袁绍军从黎阳往南推进到官渡。此时的局势对曹操来说十分严峻。

从黎阳到官渡的直线距离是130公里,袁绍虽然损兵折将,但其兵力仍然远远胜过曹操,将战线南移是不争的事实,而从官渡到许昌的直线距离也就90公里左右,如果官渡一战失败,那么袁绍必将攻占许昌。

这就好比曹操虽然在前几次牌局中从袁绍那里赢来了几千块的筹码,但官渡这一把要是输了,他不仅要把赢来的还给袁绍,自己还得赔进去好几万。

二、站在曹操的立场上,孙策必须死

对于曹操来说,官渡一战他是绝对输不起的。

本身他的实力就远不如袁绍,要是官渡打输了,袁绍占据许昌,他的生存空间就更没多少了。

从地图上看,官渡之战前,曹操控制的地盘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和司隶一带大致是从山东、苏北到长安一线的狭长地带,而河南正是曹操地盘上的中轴。

袁绍:曹阿瞒识得此剑否?

袁绍从黎阳南压官渡,实际上就是直取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顺带把曹操的地盘截成东西不能相顾的两段。袁绍不怕曹操继续裹挟汉献帝逃亡,因为关中的马腾韩遂并不可靠,曹操没有选择只能往东逃。

曹操跑到山东,届时他袁本初的势力将从西、北两个方向包围曹操,而南边就是孙策的势力范围。说白了,曹操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其实当时刘表、马腾、韩遂等人都在坐观成败,一旦官渡之战决出胜负,就将决定这些地方实力派是继续表面臣服曹操还是给袁绍递上投名状。

对袁绍来说,打赢官渡,直插许昌,关中即可传檄而定,曹操就会全面崩盘。

就在曹操在官渡和袁绍全力顶牛之际,一个让他直冒冷汗的消息传来:孙策厉兵秣马,准备趁曹操后方空虚之际,突袭夺取许昌。

从合肥直插许昌,大约只有450公里的路程,步兵推进大半个月也就到了,最要命的是,孙策根本就不用出兵,只需要把这个风放出去,曹操在各地的部队就会军心动摇,许昌势必大乱。

许昌若乱了,官渡肯定打不下去,那时刘表和各地反曹势力乘势举兵,曹操大事去矣。

所以,孙策必须死!

三、四两拨千斤,曹操的绝顶聪明

孙策坐拥六郡,强兵十万,猛将百员,战船数千艘,又正当盛年,其势力比暮气沉沉的刘表可怕得多,如果曹操打赢了袁绍,那么孙策将会成为争霸天下的下一个强大对手。

这时,作为三国第一权谋家的曹操,正苦思冥想一个既能除掉孙策,又没有太大风险的毒计。

曹操:孙策必须死

说白了搞刺杀是有风险的,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如果失败并且传了出去,肯定会引起天下人的公愤,那样的话,曹操即使干掉了孙策也不光彩,而且其执政的正当性肯定会大受质疑。

但是,把这事情包装成仇杀,性质就不一样了,赢了,曹操一本万利,输了,也只不过把锅全都推到刺客头上,对曹操的名誉丝毫无损,但前提是,刺客要听话。

孙策的仇人太多了,逃到江北的许贡遗孤和门客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196年,吴郡太守许贡写密信给曹操,劝曹操以皇命召孙策进京,孙策如奉召,则可借机除掉,而孙策没那么傻必然不会奉召,那么曹操就可以孙策不听朝廷号令为由,号令各路诸侯共同讨伐孙策。

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裴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这个计谋好毒,孙策截获这份密信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于是立即杀死了许贡。否则的话,当时孙策立足未稳,周边强敌林立,曹操完全可以轻松铲除,那么以后三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许贡的儿子和门客逃到曹操领地后,曹操除了感慨许贡的远见之外,也只能扼腕感叹:“孙策这只猛犬,已经难以与他争锋了啊!”

许贡虽然死了,但他的遗产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给我曹阿瞒打天下的!于是,曹操把许贡的儿子留下来当人质,命令许贡的门客潜回江东,伺机刺杀孙策。

达康书记(误):干就完了

毫无疑问,曹操的刺杀行动小组是分成好多队的,而且每一队都是孙策的仇人,第一队即许贡门客,第二队负责给许贡的门客补刀,顺便,如果许贡门客没死的话,把他们送上路。

后面每一队的任务,除了给前一队补刀外,都是把前一队的人送上路。

不过由于孙策个人的轻率和自负,第一行动小组就得手了,许贡门客打伤了孙策,孙策又杀了许贡门客(或者被曹操的人杀了),一切都是那么干净,完美!

200年6月,还在官渡前线的曹操很快收到了孙策伤重不治的消息:这下南面稳了!

其实曹操也很焦虑,因为曹军缺粮,已经快支撑不住了。200年10月,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袁绍大败逃回冀州。

四、再说说孙权

有的阴谋论者认为孙策是被孙权杀的,那么问题来了,孙权有什么理由要杀孙策?

第一个常识性问题,杀了孙策,孙权就能顺利夺权继位?孙策要是没死呢?孙权有什么能耐,可以号令杀手刺杀孙策,而且还能确保得手!这是当孙权是弱智嘛。

孙权:有人以为我是弱智?

刺杀孙策不成,死的人是孙权,刺杀孙策成功,然而阴谋败露,死的人是孙权。刺杀孙策成功,然而大家不服孙权,死的人还是孙权。

就像另一场赌局,你赌大,赢了可以拿100万,输了全输,赌小,赢了可以拿100万,输了还可以拿50万,问你赌大还是赌小?

第二个问题,有人拿孙策死前的态度说事,说孙策已经意识到是孙权刺杀的自己,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才故意明摆着传位孙权。

这也是当孙策是弱智。

传位孙权,自己的儿子就一定能保全了?历史上叔叔杀侄子,哥哥杀弟弟的多了去了。

要是孙策知道是孙权策划杀的自己,他一定先杀孙权,再传位自己的儿子或者周瑜!所以,这种事后诸葛亮的上帝视角根本站不住脚。

然后,到底是曹操对孙权的威胁大,还是孙策对孙权的威胁大?

对孙权来说,孙策是他的亲哥哥,即使再不好,也是一家人。何况,孙策并没有对他不好。在孙策的操作下,孙权15岁就已经出任阳羡长(宜兴市市长),并跟着孙策南征北讨,这架势,就是把孙权往军政全能的人才方向培养。

不能说这是孙策内定了接班人,但孙策对孙权的看好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孙家那么多人,要么年少,要么无能,在孙策眼里,只有这个弟弟可堪培养。

而曹操却是不折不扣的猛虎,是恶狼,撞在他手里一个不小心连根骨头都剩不下。

你愿意面对一头猛虎,还是待自己不错的哥哥?

第三个问题,面对孙策早亡的现实,孙权是不得不冷静,不是早有预谋!

再退一步讲,当时江东刚刚平定,人心不稳,孙策死后孙权痛哭不已,长史张昭马上劝他: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你赶紧上马巡行各处,安定人心,不然大家都要完蛋!

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从孙策的角度来说,要想江东保留于孙氏之手,自己还能得到血食,此时非得传位孙权不可!应该说,孙策临死之前的头脑清醒,意识清楚,不愧为一代豪杰之士。

孙权听懂了张昭的话,立马擦干眼泪,上马巡视各军,表示孙策虽死,但孙家仍然是江东的掌舵人,这说明孙权具备了一个政治家的基本心理素质,而并非是孙权个人狠毒、冷酷。

正因如此,张昭、周瑜等老练的军政人才才会尽心竭力辅佐孙权。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

曹操:孙策死了,没想到还有孙权这小子

孙权虽有大志,但孙策死时他还只有18岁,既没有威望,也没有忠于自己的团队,孙策麾下的元勋宿将,比如韩当、程普、黄盖、太史慈等,哪个服气孙权?要不是张昭和周瑜两位大佬表态鼎力辅佐,孙权当年就得翻车。

更别说,要是当时有一点点关于孙权杀兄的风吹草动,这些大将们第一个要把刀插到孙权脑袋上。

只能说,孙策的早逝把孙权放在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上,对于自己死后孙权能否顺利过渡,孙策也好,孙权也好,乃至张昭、周瑜也罢,大伙儿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五、结论:

孙策之死,大概率是曹操的阴谋操作,但是由于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曹操谋杀孙策的正式记载,所以这也只能代表小编我的一种个人看法。

毕竟,从孙策的野心和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要孙策死的人,第一个就是曹操,后面才轮得到孙策的仇人们。

而孙权是不可能谋杀孙策的,无论是逻辑上还是现实中都不可能,因为他根本没有杀兄的动机。如果是孙权杀的孙策,那么历史上肯定会多一个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逆贼孙权”,而不是轰轰烈烈,让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

孙权是精明、果断、大局意识很强的政治家,而不是只懂得搞阴谋诡计的猥琐小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