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县城—拆城与保城之争
清代上海拆城与保城二党之争
据《清稗类钞》记载:
光绪中叶以前,上海县城仅七门,曰大东,曰小东,曰大南,曰小南,曰西门,曰老北,曰新北,戊申、己酉间,南市渐兴,邑绅有以城垣之阻为不便交通者,乃倡拆城筑路之说。事为固执者所闻,大倡非议,遣人持籍四出,迫令居民签名以为抵制,于是遂有拆城保城二党,私鬨不已。禀之有司,有司莫能袒,则请议于文庙之明伦堂。衝突久之,卒不解决,于是模稜者谓不如不拆城而别闢高大之城门三五以利交通,二党莫能难也,议遂定。于是复闢新东、小北、小西三门,又别拆小东、新北二门而高大之。
这段的白话意思是:
光绪中叶以前,上海县仅七座城门,叫:大东,小东,大南,小南,西门,老北,新北,戊申、己酉年间,城南集市渐渐兴盛,县里有部分绅士认为城墙阻碍了交通,不方便,于是建议拆掉城墙,修筑道路。这事被保守的人知道了,他们全力反对,派人拿着请愿书到处活动,强迫居民签名抑制。
于是就有拆城党与保城党二党纷争,私下争吵不已,官府也不能偏袒哪一方,于是就请求在文庙开设辩论会,冲突很久,始终不能解决,于是有中间模稜二可的人提出,不如不拆城墙,而另开辟高大的城门三五个以方便交通,二党都不再反对,就这样决定。
于是重新开辟新东、小北、小西三个城门,又拆掉小东、新北二个小门重新建成高大城门。
看样子拆城与保城之争,由来以久,与我们今天的情景非常相似,我们今天各大城市都正为此苦恼、争论不已。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更早,他们的拆城与保城之争,从光绪中期就开始了,并曾为此展开激烈争论。
只不过那个时候,这场纷争,不是由清上海政府主导倡议的,而是市民自发分成派,连政府有关部门也不能裁决,只能在孔庙明伦堂召开辩论会,二派争吵半天谁也不能说服谁,相持不下,最后还是采取孔孟的“中庸之道”解决问题:另增设三门,扩大三门,各退一步。
那个时候的拆城党还比较有敬畏之心,反倒是保城党气势汹汹,略占上风,强迫居名签名抵制。
可惜,这些当年引起拆城与保城二派纷争的七大城门,连同后造的三门,时间仅过一百年,连同老上海人的记忆,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我们的只有残存的地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