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宴席(二)
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3000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3056人,即席赋诗3000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千叟宴上每桌共有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具体为金玉汤(永福镇)、寿桃(桃城)、麻菇献寿(百寿镇)、果汁鸡球(三皇乡)、佛果酿(龙江乡)、马蹄胶(苏桥镇)、常安宫丁(永安乡)、板峡竹鱼(堡里乡)、锦寿面(罗锦镇)、福敬亲人(广福乡)。
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场宴会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免费供应。在这场豪宴上,老人们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日,禅位刚533天的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这一天,皇极殿的场面异常的庄严、宏大。皇极殿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宁寿门内,陈设着丹陛大乐。殿内,陈设王公、一二品大臣席位;殿廊下,布设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与宴千叟的席位在殿外阶下。
宴会开始,中和韶乐奏响,在嘉庆皇帝的侍奉下,太上皇乾隆帝升上皇极殿宝座。嘉庆帝亲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祝寿。面对着天下耆老为自己祝寿的场景,太上皇乾隆心满意得。他从小就在宫内学习,祖父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与所作所为为他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他继位后,继续推行祖父与父亲的治国方略,文治武功都有建树。他一生著文吟诗,以天下文人领袖自居,推行文治教化。他获得10次重要战争胜利的“十全武功”,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到了他的统治后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繁盛,国势强盛,为此,他晚年以“十全老人”自称。而他一生的辉煌,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
在宴会的过程中,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喜悦使平时严厉的太上皇充满了温情,他召请王公一品大臣与宴会中90岁以上的老叟到御座前亲自赐给他们御酒。他又命自己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行酒;皇宫侍卫负责给殿外的与宴者行酒。当时106岁的老人熊国沛和100岁的老人邱成龙也参加了这一次千叟宴,乾隆称他们为“百岁寿民”“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90岁以上老人梁廷裕等赏给七品顶戴,以示太上皇养老敬老之意。
饮馔观剧结束后,与宴人员即席赋诗,这是中国古来君臣宴会上的传统,在清代达到极致。这一次宴会后结集的诗作共有3497首。
琼林宴
“琼林苑”是设在宋时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是宋初四苑之一,位于东京洋梁外城顺天门西南,南临顺天大街,建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元)大门北向,牙道皆长松古柏,两旁有石榴园、樱桃园等,内多有亭榭,为酒家所占。苑内松柏森列、百花芳郁,其花大多为闽、广、二浙所进,花间点缀亭榭,为数众多。
政和年间,在苑东南筑华嘴冈高数十米上建横观层楼,金碧辉煌。山下有锦石缠道、宝砌池塘,池中行画船凤炯,水面架拱桥若虹,堤岸植拂水垂柳。每年的赐二府从官宴以及大比之年的进士闻喜宴皆在苑中举办,故后世状元及第有“领琼林宴”之称。
《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1112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
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
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鹰扬宴
“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放榜后而设的宴会。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按照规定,武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60周年而人又健在,重逢原科开考,经奏准,一样与新科武举人同赴鹰扬宴,这是所谓的重宴鹰扬。
由于武将常年为国家边,战时还要血战疆场、身先士卒,长寿的武将十分罕见,因而重宴鹰扬这样的功名比重宴鹿鸣还难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文官重赋《鹿鸣》,重宴琼林者,屡见记载。武科虽亦有重赴鹰扬宴之典,而见之例案者,仅嘉庆十五年(1810)陕西巡抚奏朝邑武举蔺延荐,系乾隆午中式,现在重遇庚午科,奏乞恩施,奉旨赏千总衔,重赴鹰扬宴。”
他说重赴鹰扬少见是对的,说见之例案者仅蔺延荐一例,就显得孤陋寡闻了。清代新安县在雍正朝就出了两例重宴鹰扬。麦世球是距离沙井不远的周家村(今属公明镇)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朝廷在粤东开设武,选拔武官。麦世球参加了这次武乡科,得中。雍正癸卯(1723年)开科,正好是麦世球中举60周年,奏准重宴鹰扬。曾文韬是沙井新桥人他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科的武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科奏准重宴鹰扬。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千古食趣:说说吃的那些事》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