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九个被误传千年的俗语,你一定用过

无奸不商

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因此无“尖”不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意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用来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其中孩子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引人上钩的食物。原为方言“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因为晋语等方言"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变形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狗屁不通

流言说:“狗屁不通”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以狗的身体的这一特点而言。

清代小说中“放狗屁”一词已十分常见,狗屁不通应当是从狗屁引申而来的。如果说狗屁不通是狗皮不同之讹。那显然应该发生在更早。

清代小说中经常看到“放狗屁”这个词,指对方胡说八道。

无毒不丈夫

“无毒不丈夫”是由“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讹变而成。度,度量。“无度不丈夫”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一词,与另一俗语所说的“宰相肚里可撑船”的意义是一样的。由于长期流传,此语被误解,将“度”讹为“毒”。也可能是借用“无度不丈夫”的现成俗语而变义成为“无毒不丈夫”,形成与原来意义相反而语音形式相同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有眼不识金镶玉

“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因和氏璧出自湖北省保康县荆山,故后人又称之为“荆山玉”,《山海经》中又称金玉,“金镶玉”。传说中的和氏壁就是“荆山玉”,后来做成玉玺,也就是皇帝专用的印章,后来消失在五代十国时期,关于它最终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此说来,“有眼不识金镶玉”也不能算是误传,只是别名而已。

不到黄河心不死

来源: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