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千古一绝的成化青花瓷(馆藏精品)
中国传统五彩瓷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烧成后的素白瓷上以红、绿、黄、紫、黑等彩描绘图案纹饰,然后入彩炉焙烧而成,被称作“纯釉上五彩”。另一类则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以青花料描绘图案局部,并为釉上彩图案布局定位,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勾线填彩或“没骨”画法描绘图案其他部分,凑成整个图案,然后再入彩炉焙烧而成,被称作“青花五彩”。
常言“成化无大器”,但市场中也出现过一些尺寸、体量较大的成化窑立件,表现手法风格与上述几种有别。
成化瓷器大部分胎薄体轻。胎体坚实、胎质纯净精致、细腻洁白,润泽晶莹。也有少量胎体厚重的瓷器,如仿哥釉八方高足杯、明成化鲜红釉盘等。器物薄者玲珑透体,厚者质如美玉。成化时期制瓷原料为“麻仓土”,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具有在光线下呈肉红色、透影为牙黄 色的特点,后代因为麻仓土己用绝而改用其他瓷土制瓷,这一特点也不复存在,瓷器胎色透光一中华般为青白色的。成化瓷器底足常常露胎无釉,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称为“米糊底”,如青花麒麟纹盘就具有米糊底的特点。
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造”六字楷书款。凡“成化年制”四字及“成化”两字款者大多为伪作。特别像“成化年制”的黑地绿款则成化朝根本无此制作。
成化青花器形规整,庄重圆润,清雅俊秀,制作精巧,表里如一,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胎体厚重的大件器物较少,多轻巧圆润的小件。
虽然如今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在拍卖商 场上有着不俗的体现,但在曩昔却不被人垂青。而不管曩昔仍是如今,成化瓷一直是瓷器保藏家趋之若鹜的“宠儿”。关于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古玩商来说,最被他们看中的品类一为宋瓷,别的即是永宣成(永乐、宣德、成化)瓷器,清代和民国的保藏家们以为宋瓷和明永乐、宣德、成化期间瓷器水平是最 高的,清代的官窑瓷器都是作为“添头”送给买家的,若买一宋代龙泉窑,卖家还能够附送一乾隆官窑。及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拍卖商 场,乾隆以后的瓷器仍是没有资历参加竞拍的,瓷器拍卖专场主要以明代和宋代的瓷器为主。
从宣德时期以后,瓷器的风格在经历了正统王朝,景泰时期,天顺时代三朝,共将近三十年的变化中潜移默化,造至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又恢复烧造,大多已改永乐、宣德以来雄健豪放的风貌。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骨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优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