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害突然降临,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翟国方 日期:2021-08-27
翟国方 图片由“造就”演讲提供
(1/1)
■翟国方
暴雨、台风、泥石流、冰雹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自然灾害突然降临时,如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请听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副院长翟国方在“造就”演讲上讲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灾害。
我国承受了世界上33%的强震
说到这些年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汶川地震的惨烈画面。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突然爆发。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我们运用模型估测的为2500多亿元。要知道,2008年的时候,四川省全年的GDP总值只有12000亿元。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暴雨、暴雪等等,遍布我国的各个省份,尤其是地震高发。中国以全世界陆地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同时承受了世界上33%的强震。
据国家地震局的统计数据,1900年以后,我国共发生了800余次6级以上的强震,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达55万人,占了全世界的53%。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的话,我国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000多人,经济损失为40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总量的0.5%。当然这是平均数字,如果某一年发生了大灾,死亡人数和损失还会上升,比如2010年发生了玉树地震,全国由于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就达到6000多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防灾减灾的成就和问题
自从汶川地震以来,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第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第二,我国应急管理的机构逐步建成到位,尤其是2018年的3月,国家组建了应急管理部。第三,我国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第四,我国各个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成,特别是体制、机制、法制和应急预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第五,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日益被重视,特别是社区的防灾演练、安全社区的建设和网络化管理逐步得到普及。
但是,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防灾减灾的模式仍停留在防灾或者减灾上,而发达国家已经由防灾、减灾转向了韧性城市的建设。具体来说,我们国家还在关注像防洪堤的建设、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升等硬件方面的工作,而国外已经转到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层面;我国还在关注单灾种的预防,比如洪水、地震等的预防,国外已经开始关注多灾种的防御;我国还是以政府为主来进行防灾减灾,而发达国家则是采取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协同作战的模式进行防灾减灾。
二是我国的应急避难场所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为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总体规模比较小。按照国家防灾减灾的标准,人均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2平方米,但是有些城市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此外,建设标准较低。有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尽管达到了人均2平方米,但大部分是室外的公园、操场,而像日本、美国很多都是室内的应急避难场所。
另外,我国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在空间上也很不平衡,尤其表现在农村地区、小城镇、中西部地区的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同时,管理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落后,有的地方建了很好的应急避难场所,建了很好的防灾减灾设施,但是由于平时缺乏维护,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能否正常使用、发挥作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上海潜在的灾害风险有哪些
有些上海的朋友经常说:我们上海是非常安全的,地震不会影响上海,即使台风到了上海,它也会拐弯,因为上海有“魔都结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非如此。
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再具体分为36个小类。我认为,大大小小的灾害风险算起来,上海有100多个潜在的灾害风险。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灾害风险都会影响我们城市的发展呢?其实也不是,因为风险有大有小,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应对主要的灾害风险。
上海主要的灾害风险有哪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是水灾,包括洪水、内涝、台风等等。根据英国利兹大学莱特教授的研究成果,上海是世界上水灾风险最大的城市。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水灾风险本来就较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可能会给上海带来更大的水灾风险。
第二是生态环境的风险,包括水、热、土、气等方面的风险。由于上海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愈来愈大,生态环境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第三是网络风险。我们现在生活在网络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一旦网络受到攻击,城市运转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城市,必须在这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是公共卫生的风险。1988年上海发生的甲肝流行事件,去年以来在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说明公共卫生的风险无处不在。
第五是地震风险。目前上海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有人说,上海的地基很稳定,极少发生地震。但是,地球的历史有46亿年,地壳运动的规律并没有为人类所完全掌握。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学会与灾害风险共存
灾害风险的应对方式有哪些?刚才说过,国际上灾害风险应对已经从防灾、减灾阶段发展到韧性城市建设的这个阶段。
防灾阶段是指不计成本地预防灾害的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上主要采取这种灾害应对方式;减灾阶段主要是指制定预案,在灾害发生后尽可能地减少损失,1990年到2005年之间,国际上以减灾为主;韧性城市建设阶段,从2005年在日本兵库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减灾会议开始。其主要理念是,防灾减灾的目标不仅是灾前预防,也不仅是灾中减灾,还要考虑灾后尽快恢复重建。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
要推动韧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首先我们对灾害风险的认识要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与灾害风险共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灾害和资源,其实是自然现象的两个方面。比如,食盐对我们非常重要,但是过多地食用食盐会致病,甚至致死。再比如降雨,雨量过大会造成水灾,但不下雨可能会形成干旱,所以如何利用和调节水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
灾害与资源的角色是可以转换的。比如,大灾过后,有一些灾害的遗迹可以成为黑色旅游的资源。同时,有的资源利用过度,又会变成新的灾害。像土地过度使用后会形成板结,引起水土流失,从而造成灾害。
此外,由于我们用于灾害应对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有重点地选择应对主要的灾害。灾害风险治理的目标,就是要把风险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零风险。
个人该怎样应对风险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日韩三国居民对灾害风险认知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灾害风险的认知大大低于日本和韩国。所以,提高中国人对灾害风险的认识是当务之急。
那么,我们作为个人,应该怎样应对风险,怎样减少灾害对我们的影响呢?为了普及居民防灾减灾的知识,科学家们根据不同的灾害,总结出了以下这些防灾减灾的口诀——
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除此之外,我再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要认识到灾害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东西,我们平时防灾减灾,就是要像俗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第二,我们要踊跃参加防灾减灾的演练,通过防灾减灾演练,不仅可以学到防灾救灾的技术,还能够了解所在区域的风险情况。
第三,我们要积极做好家庭的备灾工作。首先要对房屋进行加固,房屋内的家具也要进行固定。此外,我们要常备应急救灾的物资,比如应急饮用水、应急手电筒等等。
第四,要时刻关注房屋周围的信息,比如关注避难的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知道自己可以从哪里逃生。
第五,要合理利用保险制度,购买保险产品。万一受灾了,能够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