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 | 如何发现下一个刘慈欣?

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出“硬科幻征文”的启事。时年36岁、已业余创作科幻十多年的刘慈欣从自己的作品中遴选了5个短篇科幻小说投稿。这五篇小说像集束炸弹一样轰击了编辑部(唐风语),陆续发表后也同样震撼了一大批读者。刘慈欣的科幻成神之路就此开启。而至此之后,无论大刘名气有多大、商业价值有多高,他与这家合作多年的杂志社之间的情分始终没有什么改变。

《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今年是它创刊四十周年。在1980年代初的清污运动中,杂志成为硕果仅存的科幻刊物。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科幻世界杂志社就是中国科幻事实上的中流砥柱。这期间虽然有《科幻大王》《世界科幻博览》《科幻文学秀》等杂志创刊,但新杂志对于科幻世界的霸主地位完全构不成像样的挑战。

而今我们叫得出名的、199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国科幻作家几乎都是从《科幻世界》发表处女作起步,然后持续在杂志发表作品和拿到杂志颁发的银河奖,成为一颗颗亮眼的恒星。刘慈欣、王晋康、何夕、赵海虹、陈楸帆、夏笳、郝景芳、江波等中国科幻的明星作者,都可以说由科幻世界培养出来的典型代表。直到现在,在《科幻世界》“上刊”都是很多新作者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成就。

刘慈欣

王晋康

何夕

赵海虹

陈楸帆

夏笳

郝景芳

江波

以科幻世界为主轴的杂志时代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至今仍有不少人怀念那个时代的单纯与美好。但回顾而言,其实还是有不少问题和局限性存在的。首当其冲就是长篇科幻小说的缺位。根据我的统计,从1991年至2010年总共只有151部原创科幻长篇小说出版,年均不足8部。刘慈欣90年代初最早创作的长篇之一《超新星纪元》在各家出版社辗转多年,最终于2003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但其封面之幼稚、影响之稀薄令人喟然而叹。大刘甚至坦言,他不少庞大的构思(包括《流浪地球》原作)只能压缩成中短篇,因为当时只有容量有限的杂志才能发表科幻小说。在这二十多年间,虽然也有类似于科幻世界杂志社发起的“原创科幻基石丛书”这样的尝试,但总体上成熟的科幻图书市场尚未成型。没有图书出版支撑,长篇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超新星纪元》出版封面

此外,这段时间《科幻世界》一家独大,基本上是科幻作者们发表作品的唯一选择。然而每年杂志仅能发表不超过70篇小说,数量极其有限,无数作者排着队想要上刊而不得。虽然杂志也能不时挖掘一些新人,但可以想见,局促的版面曾留下多少沧海遗珠。

自2011年开始,刘慈欣“三体”系列的走红成为中国科幻的分水岭。在影视、游戏、动漫等行业之前,出版行业率先做出反应——很多出版者将“科幻”视作下一个值得投入的重头戏。首先谈图书市场,2012年起中国图书出版种数连年提高。2018年录得382种科幻图书,是2011年的近5倍。其中,首次出版的标为科幻的长篇小说就有82种之多,近一半是新人的作品。回想起十年前,连郝景芳谋求处女长篇小说的出版都千难万难,现在科幻长篇出版之繁荣景象,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当下的科幻中短篇市场也早已不是《科幻世界》一家之天下了。以发表数量计,它大约只占五分之一左右的份额。科普、儿童、文学杂志纷纷开辟科幻专版,全新的科幻专业实体杂志(如《科幻立方》、《银河边缘》)也一个接一个创立,与老牌的科幻世界分庭抗礼。而传统的纸质媒体最大的竞争来自于专业的科幻线上媒体(类似于美国的Clarkesworld或Tor.com)和征文奖(类似于美国的Writers of the Future Contest)两大对手。

《科幻立方》

《银河边缘》

Clarkesworld

Writers of the Future Contest

Tor.com

根据我整理的近年发表记录统计,在《不存在日报》和蝌蚪五线谱网等专业线上媒体发表的原创科幻小说,与光年奖、晨星奖、未来科幻大师奖和豆瓣征文竞赛等征文奖的获奖小说,两者加起来已占据了每年400多篇发表量的一半以上。

可以这样总结,当下的科幻出版市场对科幻写作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平台选择多、报酬不寒碜、发表周期短、需求量大、还有卖出改编权赚外快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整个市场求贤若渴,多少人都在寻找下一个刘慈欣,下一个王晋康,下一个郝景芳。假如你是一位新晋入行的科幻作者,你绝对应该庆幸生在这样一个“只要有你好故事、就不愁没地方卖”的科幻黄金时代。

但是——必须要说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大量的科幻作品卖出去了,但它们都找到读者了吗?现实的情况令人尴尬:除了大刘的作品外,科幻图书销量普遍欠佳;线上中短篇小说的阅读量寥寥无几,除非搞出如“科幻春晚”这样的事件营销;就连《科幻世界》上的小说的讨论度与十年前相比也有相当程度的下滑。

有位科幻新作者就曾向我抱怨说,他辛辛苦苦写了几年,在各处也发表了多篇作品,还出版了一部个人选集,但似乎就是没人谈论、也缺乏读者反馈。要知道,1999-2000年刘慈欣发表第一批科幻小说,当时BBS论坛相关讨论帖层出不穷,行业杂志《星云》连续发表多篇严肃评论文章。大刘此后的持续进化,与编辑、读者、评论者的互动促进也不无关系。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单单责怪读者的漠不关心。从早先的70+8,到现在的400+80,数量稀释了关注度,读者面对骤增的作品无所适从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所缺乏的是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它既可以给予创作者直接的反馈,又可以帮助读者们缩小关注和阅读的范围。我在华语科幻星云奖系统下正在筹办这样的类似于《轨迹》杂志(Locus Magazine)的行业性评论平台,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一个健康理想的科幻出版生态,包含了“作者-编者-评论者-读者”四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中国科幻原先是一个小众自娱的圈子,现在一下子站到了聚光灯下。出版方的大笔投入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入场,但“编-读-评”后三者还有待同步升级,为更宏伟的金字塔夯实基础。

在三体热之前的起起伏伏中,《科幻世界》一份杂志就沉淀出两代数十位杰出的科幻作者,他们都是当下科幻热潮的中坚力量。科幻出版市场如此火爆和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新生势力的天赋与激情。也许,下一个刘慈欣或郝景芳早已出现在这几年的发表作者名单当中,只有待我们的慧眼识珠,以及给予他们继续成长的空间。

澎湃英文媒体Sixth Tone特约稿件

感谢作者授权中文版首发

责任编辑:徐家汇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