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有效课堂教学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以及学习者等众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要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作出全面、科学的教学策划,即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的策划。就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全面模仿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不仅接受了他们的教育思想,还套用他们的教育语言体系。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接受美国的教育理念,随之教育语言体系也发生了变化。语言体系的变化仅是一个外壳,更重要的是承载其中教育思想的变化。从过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变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是由乘公共汽车变为乘出租车,更为关注顾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标一定,但方式、路径更为多元。从传统备课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其变化主要是:
首先,从着眼点看,以往的备课关注的是“课”,教师为如何讲而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关注的是“学”,
探究的是“以学定教”,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的状态。
其次,从发挥教师的作用上看,以往的备课,教师只是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更多研究的是如何传授好教材的知识内容,无形中教师自己演变成了教科书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个性,教学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于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地活动,从整体着眼,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再次,从关注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备课往往是“目中无人”。而教学设计则“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学设计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等。同时,教学设计又能尽量预想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注重教学流程的生成性。
总之,教师努力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让学生有兴趣,使之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受到鼓舞和激励,让他们学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新课标的精神也在这样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当前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应付检查式,教案是给领导检查教学工作准备的,教师上课从来不用,而是用自己的讲稿。照搬他人教案,没有个性化的整合与创造,很多教学内容在网络上非常容易找到现成的教案,缺乏教学对象针对性思考,从而失去了教学设计的意义。
第二,由于大多数教师没受过系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培训,所以普遍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
第三,虽然名为教学设计,但思维定势还是停留在传统备课层面,只关注教师怎样教、忽视学生怎样学,甚至教学设计案中就没有学生的活动的表述。
第四,只关注教学内容的梳理,而对教学内容传输的形式与手段(即教学模式、流程、方法)有效性、适用性、很少考虑。
第五,不注意对学生特征与需求的分析,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使用一个教案、一个讲稿,缺乏针对性。
课堂没有彩排,永远现场直播。不管讲得成功还是失败,过去了就没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对下节课的精心准备与设计。精彩不曾预约,美丽水到渠成。让我们的课堂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独具匠心,在生成中迸发出师生互动的智慧火花,在预设与生成中激情共舞。
我们的一堂课就45分钟,时间很有限,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课堂的大容量,就满堂讲,满堂灌,又退化到了填鸭式教学。学生不是鸭子,老师也不是养鸭专业户,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将知识真正的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知识其实是在享受生活,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包括
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4.教学媒体5、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
详细叙述课堂教学中每一步骤的设计依据、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设计书写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4)教学策略: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表同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板书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评价。(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成长的经过。)
三、教学设计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五个问题:
(一)要注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下的系统设计。理念是设计的灵魂。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理论的指导,那么这种设计仍然是一个简单的教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教、学并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千万不要忘了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而设计。没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往往是教师如何表演的设计。
(三)要注重学情分析基础上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
(四)要关注各级目标之间的整合。学科目标、单元目标、一堂课目标的内在联系,关注模块整合,整体设计。
(五)要注重情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撰写时应注意知识、技能、情感目标都涉及到,尤其是情感目标。传统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即使有,也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这是远远不够的。
对教学设计案的编写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设计案的编写是为了后续教学实施行为---即45分钟的课堂效益。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多元化和创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