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灭秦大计为何毁于一旦,难道是接班人选错了?

《史记赵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其中的主父就是赵武灵王,他制定了一套攻灭秦国的计划,为了考证计划的可行性,他不惜假扮成一名使者入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亲自刺探情报。此行他仔细勘察了秦国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并对秦国的领导层进行了逐个摸底。那么问题来了,赵武灵王既然已经制定好了灭秦大计,而且深入调查了秦国,为何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呢

事情还得从赵武灵王扶立秦王开始说起。话说秦武王举鼎而亡以后,秦国开始内乱,以秦惠文王后为首的人想拥立公子赢壮为新的秦王,而宣太后(芈月)为首的人想拥立公子赢芾为新的秦王,但是在赵武灵王的力排众议之下,秦国最终不得不迎立了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继位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赵武灵王此举实为扶立一个亲赵的秦王,目的就是想日后为赵国谋取更多的利益,没想到秦昭襄王新立以后,秦国迅速结束了内乱,又成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此时的赵国在实行“胡服骑射”之后,赵武灵王亲自带着赵国的骑兵到处征战,由于在军事方面牵扯太多精力,行政方面的事情就全权交给太子处理,后来干脆直接让位给太子赵何,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自称“主父”,让太子负责赵国的行政,而自己则专门负责赵国的军事。

一开始新立的赵王何和赵主父两人一个主管行政,一个主管军事,两人倒也配合默契,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也就是在这段时期,赵武灵王亲自率领赵国骑兵攻灭了中山国和林胡、娄烦等游牧民族国家,正当赵国骑兵所向披靡的时候,他又将目光对准了强大的秦国,并研究各种攻秦灭秦方法。他先是安排自己的心腹赵国人楼缓出任秦国的丞相,毕竟秦王都是他立的,安排个相国应该问题不大,当时秦国主政的宣太后(芈月)也不得不同意了这个安排。就在楼缓前往秦国上任的时候,赵主父假扮成一个使者和楼缓一起前往秦国,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幕。等他再次回到赵国的时候,一个灭秦的可行性战略计划呼之欲出:以最大程度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是从云中郡、九原郡出奇兵,绕过函谷关,千里奔袭秦国腹地,以闪电战的形势迅速灭亡秦国。

灭秦大计出来以后,赵主父一直忙于筹备,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不作死就不会死”,他在接班人的安排上出了很大的问题!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长子公子章进宫朝见他的弟弟赵王何时,显得极为萎靡颓废,爱子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他就想把将赵国一分为二,将代郡封给公子章,并立他为代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赵王何等人以后,结果遭到了赵国上下的反对,堂堂太上皇赵主父说话竟然不顶用了?

既然太上皇说话不管用,那就重新当赵王,赵主父这时候就有了收回权力的想法。他先是把讨封失败的情况告诉公子章,让公子章与赵王何两虎相争,自己则打着重新回来当赵王的美梦(实际上不管谁成功了都没他什么事)。没成想已经当了四年赵王何在肥义等人的辅佐下,已经成功掌握了赵国局势,他率军诛杀完发动政变的公子章等人以后,还把赵主父包围在沙丘的行宫之中(因为没有人敢杀赵王的父亲,担当弑杀主父的罪名),这一困就是断水断粮三个月,可怜英雄一世的赵武灵王吃尽宫中余粮以后最终被活活饿死

至此,赵武灵王的灭秦大计毁于一旦,当然这个能把他父亲饿死的赵王何也就是赵惠文王,也不是无能之辈,他在位时重用廉颇、蔺相如、赵奢、平原君等文武大臣,多次挫败了强秦的谋赵企图,著名的“完璧归赵”故事里的赵王就是他。

赵惠文王或许算着上一个出色的守成之君,但是这和雄才大略赵武灵王的灭秦大计相比难免有些相形见绌,或许历史就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完美才显得更加生动吧。只是可惜了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用网友的话概括他的一生就是:生得伟大,死得窝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