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在书店,读完一本书
No.33《红豆生南国》王安忆
说起来,少年时代读的书少得可怜,除了学校的课本——这是放学之后懒得再翻的,课外读物就是学校发的《阅读文选》之类的书。家中没有藏书,村子和镇上没有书店。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村子和镇上仍没有书店。乡村的人读书吗?书从何来?不得而知。
第一次进书店是在县城读书时。小小的参考书店,通俗读物也有,但不知从何下手。私人的小书店地方狭小,适合“即停即走”——买了书马上离开,没有空间让人自由翻阅。并不是书店小到不能腾挪转身,而是不太好意思在老板的注视下长时间逗留。大一些的书店适合仔细读书,至少不必为了躲开店员的目光花上额外的精力。城市里这样的书店越来越多,环境友善,提供读书的空间以及免费坐垫。如果愿意,大可以在书店就地坐下,安安静静地读完一本书。
莎士比亚书店 (网络图片)
在新开的书店里看到了这本《红豆生南国》。书的封底写到:
“来到最南端的垦丁,他看到了红豆,林子里,树丛中,一颗颗,一串串,一蓬蓬,一挂挂。沿街店铺里,大瓶小瓶,大罐小罐,各种器形的玻璃体,满满的收纳,透壁而出艳红,艳红得诱人,就有一种危险似的。他想起红豆的又一个称谓,相思豆,心中一惊。他的恩欠,他的愧受,他的困囚,他的原罪,他的蛊,忽得一个名字,这名字就叫相思。”
这是王安忆2017年出版的一本中篇小说集,收录三个故事,讲了三个新移民的故事:上海钟点工阿姨、香港男人、移居美国的女人。
王安忆的语言是女性的细腻,熨帖,细细密密。她抓住片段里人的心绪,又在时间线里抓到人一路走下来的脉络。她会讲故事,在当中有一个个饱满生动的人。读的时候,紧紧地跟着她的文字,一出神就跟不上了,返回来再读。王安忆是属于城市的,是上海的精致、绵密心思,道出心事,又有一种远和骄傲,使人有距离感。
乡愁悠悠。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总会有一种寻根的本能吧。那是一处心安的地方。就像《红豆生南国》里身世曲折的香港男人对出身地的找寻。三个故事里,最喜欢上海钟点工阿姨的故事《乡关处处》。那个故事里和土地离得最近,有人间烟火气。可能对我来说,乡愁和土地相关,土地使我踏实。我喜欢结结实实、如庄稼般的生活。
在书店几乎一口气读完了《乡关处处》。《红豆生南国》读到大半。男人进入中年,养母去世,同妻子离婚,恢复单身。虽不是财富傍身,也是有魅力的。身边多了几位女性。书店即将打烊,我合上书。回家之后,仍放不下:他会再婚吗?在生活的自由和可能的爱情之间,他如何选择……
再去书店是几天后了。人很少。放了学的小朋友正在埋头写作业。书包占了一个座位。我坐到旁边,好奇地看了一眼他的书:是五年级……然后,急急地翻到书的那一页接着读下去,读到封底那一段话……
《向西,向西,向南》是最后一个故事,是城市中正在上演的故事。财富积累时家庭生活的缺失,生活优裕时家庭破裂,家人关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