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325号历史博物馆(下)

近代上海

上海的命运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上海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络绎来沪,设立租界,经商,传教,办学,不断扩展其殖民统治。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上海形成一市三治特殊格局,快速成为中国最大城市,成为列强在华最大投资与对华掠夺基地,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集聚、多方面人才荟萃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文化事业中心与政治重镇,成为中国吸纳、酝酿、创造新思想、新文化,进行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的中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以后中共中央机关一度设在这里,领导全国的革命斗争。日本帝国主义两次发动侵沪战争,残暴地破坏了上海城市,中断了上海城市原有发展轨道。上海人民奋起抗击,上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心与锄奸之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辜负了人民的期望。上海人民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迎来了上海的新生,上海城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代上海展出文物计692件,其中革命文物296件。

第一单元 上海开埠国中之国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藉口所谓禁烟问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842年6月,英国军舰进犯江苏战略要地——吴淞,上海爆发壮烈的吴淞保卫战。随着清政府战败,《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成为中国五个被迫对外开放口岸之一。1845年起,英、美、法三国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历经几度扩张,上海形成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家分治的城市格局。租界内,西方殖民者拥有诸多特权并建立起相应机构,租界成为独立于中国政府之外的“国中之国”。

陈化成画像(右):陈化成(1776-1842),福建人。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口率驻军英勇奋战,壮烈殉国。他的英雄事迹流传至今。清军盔甲(左):鸦片战争时期,与英国侵略者使用的近代化装备相比,清军装备相形见绌。

振远将军铜炮:上海地区见证鸦片战争的重要实物。该炮1984年吴淞西炮台遗址附近出土。此炮1840年制造,炮身长三米,重约三千公斤,炮身镌有“振远将军两江总督陈化成大清道光廿年间”等铭文。

第二单元 中西交汇城市转型

开埠后的上海,走上一条与此前数千年中国传统城市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列强在租界内建立殖民统治的同时,西方近代的生产方式、技术、管理、城市治理乃至生活方式等,亦随之传入中国。上海迅速从传统的江南县城变身为工厂林立、商贸繁荣、马路通衢的近代城市,成为晚清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思想中心。

第三单元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

20世纪初,饱受压迫与蹂躏的上海市民爆发了一系列反抗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义令人志气大增,上海也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沪军都督府建立后,积极推动“南北和谈”,邀请已独立各省份派代表来沪筹划民国成立事宜,为封建统治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孙中山评价说,辛亥革命中“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

上海沙船模型。

据馆方说,美孚石油100多年前生产的煤油灯贴飞马标志,现在他们的公司也没有这件藏品。


邵万生的金字招牌见证了上海民族企业历经百年的风浪。


字林西报馆所用赉诺西文铸排机:《字林西报》,原为《北华捷报》的副刊。该报后来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该铸排机为20世纪20年代该报社所有,用于铸排签字条。


清花机实物结合3D投影,动态勾勒了清花机的机械构造与纺织工艺流程,背景播放上海织布局的历史影像资料。这项新媒体展示展现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突显了上海纺织工业在近代中国占据的重要地位。

第四单元中共创建开天辟地

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中国革命需要寻求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方案。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帮助指导各地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筹备建党工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党的正式成立。从1921年到1933年,党中央在上海决策、组织、指挥了一系列翻卷风云的革命运动,自身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还能了解到标志性历史事件。1927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民选的市民政府。早期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陈云用过的望远镜,刘少奇使用的印章……都是“开天辟地”单元里的重点文物。


巨鹿路391弄四成里1929年秋,中共中央决定在上海创办第一座无线电台并通过分散训练,单线指导的方式培训了第一批报务人员。随着时局的变化,分散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30年9月中央决定采用集中办培训班的形式培训电台人员,地址选择在巨鹿路391弄12号的三层楼房里。将底层辟作工场间,安置橱窗,内放有修理的收音机、无线电零件、电池、灯泡等并布置了工作台、老虎钳、马达;二楼作教室兼宿舍,放置黑板、桌椅等;亭子间当教员办公室。训练班由中央特科顾顺章领导,实际负责人是李强(兼管机务),方仲如教电学兼管学员生活和政治学习,学员共16人。为了保密,学员们住在厂内,大家轮流买菜、烧饭,对外的名义是工人,教员则为经理或技术人员。训练班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不能随便外出,不能直接与外界联系,请假出去要按时归来,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暴露机关和个人身份并在三楼窗口安置安全信号。


中共“六大”后,中央政治局机关设在上海云南路477号(今云南中路171-173号),此系一幢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街面房屋,属于天蟾舞台(今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建筑的一部分。它为三开间门面,楼上三个房间由中共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出面租下,对外以经营布料的“福兴字庄”作掩护,实际是党的秘密办公地点;底层仍由二房东周赉生使用,开办着“生黎医院”。由于这里紧靠熙熙攘攘的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隔壁是热闹的天蟾舞台,又与诊所为邻,人员进出比较方便,当年担任中央直属机关支部书记的邓颖超曾对以纱布商身份驻守于此的熊瑾玎说:“难为你找到这么个地方。一般人很难想到,在上海繁华的市中心,敌人眼皮底下,共产党的政治局会在这里开会办公。”当年,常到这里开会的中共中央、江苏省委领导成员有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邓小平、项英、彭湃、李维汉、李富春、任弼时、邓中夏、罗登贤、关向应、秦邦宪等。据李维汉回忆:“那时,开会的同志从天蟾舞台东侧云南路的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直接到开会的房间。房间内朝西的窗下有一张小桌子,开会时,小平就在小桌子上记录。”那时,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时间、出席者和讨论议题等多由邓小平拟定,并在会后检查各项决定的落实情况。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它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大隆机器厂全貌。


馆方还设计出整面墙的保险柜,拉开保险柜抽屉,可以看到当年的上海各个时期流通的货币。


老上海证券交易所经纪人胸牌。当铺与当票。

第五单元经济中心远东都会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1920至1930年代中期,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方兴日盛,城市发展产生新的动力;上海都市文化、市民生活日趋多样。但盛世繁华的背后,却潜伏着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矛盾。

大世界游乐场

戏装

民国时期旧物件


1929年7月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了一项计划,即《大上海计划》。1929年10月1日,市政府决定公开征集设计图案并悬赏3000元。1930年2月获奖图案正式揭晓,


1931年6月隆重开工。1932年1月中旬,工程即将竣工之时,“一。二八”战事爆发,工程被迫停工。1932年3月,停战。该工程又立即于7月重新开工,于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


开展救亡运动的办公室。

第六单元 同心戮力抗击日寇

上海,是一座具有反侵略斗争传统的城市。在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为反抗日军侵略浴血奋战,两度重创日军。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上海人民以各种形式展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并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新四军和全国各地抗日军队。同时,中外进步人士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使上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统一战线的重要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上海各界从未停止过正义斗争,展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救亡运动: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主张开展群众救亡运动,反抗日本侵略。两次淞沪抗战期间,上海各界坚定信心,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

上海成为全国救亡运动的组织中心和活动中心,为坚持“孤岛”、长期抗战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图为救亡运动歌曲图片。

上海庆抗战胜利,国共重庆谈判,

黎明前的黑暗。黄渡路107弄亚西亚里李白烈士故居

第七单元争取民主都市新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求建立一个统一、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在中共上海党组织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积极争取和平、民主,不断掀起波澜壮阔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迎接解放的进程中,全市人民在中共上海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准备、里应外合,并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上海,把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完整地交到人民的手中。1949年5月27日,上海的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油画


铁质环绕楼梯上钟楼


五层花园平台


西北转角的钟楼则是当时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大钟由瑞士厂商所建。钟楼建起来的时候在周围是最高建筑,一览众山小。过了两三年以后才有国际饭店,国际饭店的风格也是和它互相配合协调的。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将于今年3月26号向公众正式开放,观众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参观。开馆当日,博物馆楼顶的大钟将会奏响《东方红》乐曲。


厢式电梯


东楼曾经是大型露天看台,可容纳近千名观众;二、三楼用八根塔什干式石柱托起走廊;


历博的新家,位于人民公园西北角,历史悠久。东楼建筑原为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跑马总会,1933年建成,由新马海洋行设计。西楼为跑马场配套建筑,1925年建成,由思九生洋行设计。整栋建筑为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由褐色面砖与石块交砌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三至四层高,局部五层。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成立?

    查阅了类似标题的文章,有的说当时上海是产业工人集中之地,有的说是新思想新文化交汇点,有的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通向世界的码头等等,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不敢明说,那就让我娓娓道来: 上图是当年的 ...

  • 上海历史博物馆,追溯上海历史脉络(下)

    ★旅游地点:上海历史博物馆之近代上海展厅 我很少会对近代史感兴趣,但上海例外.因为上海的繁盛,基本上始于近代.要了解上海,私以为可以不了解它的古代历史,但近代史是一定要了解的. 三楼的走廊里,陈列着一 ...

  •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刘清扬 何香凝 宋庆龄

    向警予(1895-1928)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享有选举权而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起,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和自身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已经走 ...

  •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其基本经验

    原因:①: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 ②: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③: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

  •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05 03:09[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作者:张以楠1921年6月3日,上海濡湿闷热.租界的洋人们正沉浸在因为异域财富而产生的快感与苦恼中.没有 ...

  • 蔡和森:最早提出建党名称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原双姓蔡林,名和仙,字润寰,号泽膺,学名彬,双峰县永丰镇人.1913年初考入湖南铁路专 ...

  • 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精读笔记Vol.001:熊熊火炬耀复兴

    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精读笔记Vol.001:熊熊火炬耀复兴

  • 罗亦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罗亦农(1902--192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革命烈士.湖南省湘潭县人, 又名罗觉,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一个富裕家庭.7岁入私塾.11岁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晚清秀才.开明人士 ...

  • 童心向党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还小,但我深切地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中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

  • 开讲啦|上海,中国革命的光荣之城

    红色故事周周讲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核心,这周围大约1.8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中密布着多处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有关的重要革命历史旧址-- 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共 ...

  • 朱 斌 | 红土地上的感动

    往期回顾  ·  马夏民 | 我与孝义中学 ·  马烽 | 回忆在孝义居义村的童年生活 作者:朱 斌 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和光荣梦想,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辛曲折又风华绝代的一百年.铺陈开中国共 ...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记录外国人眼中真实的革命圣地(上)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序 1.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