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 平阳鼓楼

“大中楼”位于山西临汾市城中心,是始建于北魏的鼓楼,内外皆富丽堂皇,被誉为“非皇家殿宇无以比”,楼高43.76米,是我国最高的鼓楼。

“大中楼”因地处城市的东、西、南、北四街中心而得名,因临汾古称“平阳”,也称“平阳鼓楼”,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券砌门洞,十字相交,通连四条主街。门洞上方各嵌有依明万历三十一年原刻复制的巨形石雕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苍劲古朴,概括了平阳府的重要地理位置。楼基东西两侧各建有门楼,东曰“远眺”,西曰“云梯”。入门楼,拾级而上至中楼台坪。平阳鼓楼于金代曾改建,取名“钟楼”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年铸2500余公斤的大铁钟一口。

“平阳府有座大鼓楼,半截子插在天里头。” 平阳鼓楼建筑面积1600 m²,龙盘虎踞,冲大而立,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史载:“兖土多劫盗,崇令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便尔擒送。”,随着城市的发展,鼓楼的作用逐渐由防盗变为报时之用,且因鼓楼均建于城市中心,为历史人文景观,因此毁而复修次数越多,建筑形制便愈壮美。据方志和碑碣记载,历史上临汾鼓楼曾有过七次修建。最近一次1987年按明代风格重新修复鼓楼,同时恢复明代称谓—“大中楼”。

临汾古称平阳,因历史上曾3次出土铁卧牛,也称“卧牛城”。据尧典记载,帝尧建都平阳,故有尧都之称传世。传说仓颉造字于此,也是东汉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故里。临汾商周时称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春秋时为河东郡地,汉代平阳县,两晋时期刘渊亦建都平阳,隋朝改为临汾县,沿用至今。“大中楼”下置有铁卧牛雕塑,历尽沧桑,静卧城墙之中,耳闻争斗之声,尝尽人间苦难,展现着尧都平阳丰富灿烂的文化风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