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书法《礼器碑》简明教程,让书法学习不再盲目

作为东汉史上的书法名碑,《礼器碑》在书法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汉隶书,在东汉时期使其在字形和笔法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礼器碑》则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它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现存放于山东曲阜的汉魏碑刻陈列馆里。

书法爱好者在学习书法时,往往要从隶书开始学起,这是因为隶书不仅具有高古气象,更为可贵的是,隶书笔法丰富,学好隶书也为学习其它书体打下好的基础。而《礼器碑》是隶书书法中的精品之作,并且也很容易上手,极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礼器碑》的艺术风格

和其它隶书作品一样,《礼器碑》的整体风格是雄浑肃穆,具有汉代时风。但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礼器碑》则自有风骨,正所谓“百碑百貌”的个性书风。在风格上,《礼器碑》结体开张,自然舒展,点画瘦劲,方圆结合,变化多端,波磔分明,整体感觉是字形美观,章法疏密有致,总体给人呈现一种汉字书写的艺术之美。

点画的学习方法

点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就能获得笔法上的有关要求。

横画的写法:

在横画中,多以方笔为主。起笔时,应当逆锋起笔,使笔锋置于点画的中间部位,同时予以重笔行笔,这时要注意按笔完成后即要考虑开始提笔,因为横画的中段笔画较细,收笔时又要考虑按笔的动作,大多数的横画都有燕尾,这时还要将毛笔向右下方按下去,再向右上挑去,完成蚕头燕尾的写法。

竖画的写法:

竖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字的笔画较多,它只作为一个连接的笔画,我们叫它连接竖画;还有一种是字中的主笔,起着“支撑”作用,管它叫做支撑竖画。对于连接竖画来说,只要保持一个中锋运笔的动作即可,这个较为简单,但对于支撑竖画来说,相对有些难度。书写时也要逆锋起笔,同时在笔锋达到铺毫状态下,按笔行笔,这时也要考虑由重到轻的感受,即由按到提。同横画一样,中段部分笔画较细,多以按笔为主,收笔时,由提到按,形成方笔,最后收笔。

点画的写法:

在《礼器碑》中,它的点画不同于楷书那样的写法,大多数点画的写法是写成了“点撇”的形状。如:先写成一个点,再从点中向左下撇出,为什么要这样写?可能是想形成一个动态的感觉,这就是动静结合的方法。

书写“点”画时,先是尖锋入笔,也有逆锋入笔的,要视情况而定。尖锋入笔时要注意不能拖笔行走,直接入纸后可按笔行笔,接着再换锋向左下方撇出,形成了动态的笔法,与其它点画共同组成了动静结合的效果。

撇画的写法:

许多撇画并不同于其它隶书那样的直撇,而是在撇出去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或一半处又有一个“拐”的动作,使其形成了曲直有度、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

书写时,撇画逆入行笔,向左下方运笔,到达一定位置时,又要向左上方略微倾斜,但这时就要注意换锋的动作,为什么要换锋?是因为调整笔锋后使笔尖处于中锋位置,以保证点画的质量。这个笔画很有意思,一直传承到现在,在收笔时,还要在最后向外挑出去一个“尖”,有着很强的书写感。

捺画的写法:

捺画在《礼器碑》中的具有非常特殊的特征,它就像横画一样的,具有蚕头燕尾的功能,因此,在一个字中,如果有捺画时,横画尽量不要写成蚕头燕尾的形式,避免重复。

具体写法是:尖笔入纸后,以提到按的顺序,向右下方毛笔,感觉是由轻到重,越写越重,力量越大。这个笔画的关键在于最后的收笔处,行至收笔处时,要重按,保持笔锋的铺毫动作,最后再逐渐提笔向右上方撇出,形成一个尖笔,注意,关键就在这个笔画的收笔处,这是《礼器碑》的主要特征。

折画的写法:

对于折画来说,很多人都是沿着常用的书写习惯进行,但是,作为隶书来说,当代多数人都是按照焊接头的方法书写,即,写完横画后,再提笔重新写竖画,这样写的好处是笔画有力量,也便于调锋。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焊接头并不是独立的形状,而是要从横画中去接竖画,避免把折画变成独立的横画和竖画。

字形结体的安排

《礼器碑》的字形大都呈方匾形,书写时要注意这个特点。由于横画较细,就给字的笔画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而使它出现了方匾状,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字形结构的安排,更要符合《礼器碑》的总体艺术风格,紧密、疏松、收放、动静、曲直等。w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礼器碑》在点画的书写上也有上述风格特点,而在字形结构的安排中,也是要通过点画来表现出它们的这些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点画并非是字的结构,在考虑结构的风格时,却与点画密切相关。

每一个字中,都有疏密关系,要按照疏密有度的方法进行安排,达到气息相通。在收放、动静中,则要考虑点画的书写方法,蚕头燕尾及捺画是动态的,其它笔画则认为是静态的,它们相互结合,使字更能灵动感。而收放方面,则是要以撇画和捺画为主,这是放,收的笔画主要是横画与竖画。

《礼器碑》是汉隶书法中的精品力作,适用于隶书书法及初学者学习,只要按照上述要求去学习和体会,掌握这个碑帖也是不会太难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