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然养生:道者,利而无害,为而不争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刘余莉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七十三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四《老子》。圣人无私而不积藏,有德则教愚,有财则济人,尽其所有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万物;圣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则,帮助世人而毫不争夺。

“圣人不积”。学习圣贤之道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圣人。圣人就是把自己的明德和本善找回来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成圣贤,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学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之初的性本善。这就是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本性由于种种障碍被遮蔽了。修行的过程,在于修正自己的烦恼、贪瞋痴慢等习性,只有扫除障碍,才能恢复明德和本性,智慧、德能就会自然显现。

我们的明德、本善被什么障碍了?我们的本善、明德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本来是光芒四射的,但是水晶球掉到了污泥里,沾上了泥沙,又进了油垢里,沾上了油,甚至还掉在了油漆里,又沾上了油漆。这种种的过程,把水晶球本有的光芒蒙盖住了,它有光也放射不出来了。怎么样让光芒重新显现出来?就是把上面的污染一层一层地剥落,最后这个水晶球本有的光明就会散发出来。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这样修正自己的烦恼、贪瞋痴慢等习性回归明德本性的过程。明德是本有的,只不过是被贪瞋痴慢疑等障碍住了。我们要恢复明德,就要把障碍去除。

“圣人不积”,因为本来没有,积什么?“本来无一物”。如果一个人特别重视钱财,被钱财迷惑,“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就昏头昏脑了,智慧就提不起来了。还有贪色、贪情,情令智迷。一个人情执重,放不下色欲,在情欲面前也就迷惑颠倒,明德就找不回来了。圣人是明心见性的人,是恢复了本善、明德的人,所以能够把财色名利等全都放下,放下才能够成圣成贤,找回自己的明德。

这里批注上说,“圣人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与贫”。圣人的特点是积累德行,而不是积累财富。因为本性里的财富、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具足的,只要把明德找回来,这些东西无一缺乏。圣人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不积财,财也不缺乏。一个人之所以在财富上能够得到彻底的自由,就是因为他对财彻底看破了,对它没有任何贪恋。而且愈是拿钱去帮助别人,财富愈不缺乏,愈施愈多。

“有德以教愚”,自己有德行、自己有智慧也不能够吝惜,要去教导别人,让别人也开启智慧,这就是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因为人每一次在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己讲,自己也愈来愈明朗,智慧愈来愈开显。这叫“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是尽、全部的意思。如果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地充足。批注言:“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正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施行法布施的仁者在布施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智慧,而施行财布施的仁者在布施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财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利益而不侵害万物。批注言:“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害也。”上天有好生之德,都是生养万物,希望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成长。为政者治国理政要效法天道的仁慈好生之德。如古人治国,倡导“礼主刑辅”,重视教化人心而不是重视用刑罚来惩罚人。即使设置刑罚,目的也是“刑期于无刑”,最终是让人不再犯罪、不必用刑,不是想去惩罚他,而是给人警戒。古人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其实也是因为效仿了天地好生之德来治理国家。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指圣人效法天道无私与好生之德。“为”指代尽心尽力地去造福万民,“不争”强调不邀功、不争名,甚至是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圣人只是一心把这件事情促成,使之成就,造福人民,并不是为了让大家认可,使自己的名声得以显扬。老子倡导功成、名遂、身退。因为如果不隐退,往往可能会招致嫉妒障碍。

(0)

相关推荐

  • 天道至诚,万物尽性

    天地至诚,成就万物,人心至诚,天性明德.人之初,性本善.明心意诚,光明磊落,心怀诚笃,率性之道也. 至诚必有明德,明德必有至诚.诚明者,天性生知也,明诚者,修性学知也.至诚明德,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

  • 如何理解“吾性自足”? | 阳明心学问答

    发布时间:2021-05-05 问:如何理解"吾性自足"? "吾性自足"是阳明先生第一次明确无误地谈到"心即理","足" ...

  • 真懂《道德经》,就不会把道家智慧的训练方法,当成道家的智慧了

    一说起道家的智慧,有些人就想当然地以为处下不争.上善若水.抱残守缺.恬静淡泊.知足常乐.守柔守弱.若愚若谷等等,就是道家的智慧. 还有人,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摘抄,从而编成了<道 ...

  • 天之道,利而不害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上天之道,对万物有利而不加损害:圣人之道,努力有所作为而不争名夺利. 赏析 这是老子讲"天之道"与"圣人之道"的一句话. ...

  • 德然养生:生气百害而无一利

    千万别生气,生气,真的太害人.生小气,自己心里会犯堵:生大气,自己心里会愤怒:生怒气,则会伤心伤身:气生得多了.久了,会大病缠身,最终要害死人!生气,会损了自己一生的善业和福德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 ...

  • 德然养生:无养则亏阳,阳缺则病生

    ​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天人相应"-癌症阳虚,与自然现象相通.自然界中有些物质,若置于没有阳光照射.阴暗潮湿的地方,天长日久,局部会发生霉变.长 ...

  • 德然养生:净心正性也是除垃圾

    ​很多症状都是垃圾毒素堵塞导致,以下6个信号告诉你身体"垃圾"已超标 1.  便秘:肠道"垃圾"超标. 从食物进入消化道到最终排出,需要大概1~2天.如果排便的 ...

  • 德然养生:磨与熬可以成就好

    ​磨,可成世上最好的修行,可以去楞去角,去粗去糙,呈现精细和光亮:熬,可以煲出人生最浓的滋味,品出最醇香的味道!当然,磨也好,熬也罢,都是补修行的功课,如果觉醒觉照觉悟,一切的转化都是"一气 ...

  • 德然养生:自修自得,量变质变

    ​古人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气,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一帆风顺. 但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来的,或者说,是自己修来的. 上善若水 <道德经>有云: 上善若水, ...

  • 德然养生:快乐智源

    德然养生自主康宁,美容心灵化妆生命. 修德养性净心正性,德道合能无所不能. 永不逞能康宁一生,一旦逞能比丢功能. 防病治病自在其中,增智开慧幸福从容. 人人向往快乐,个个渴望快乐,你可知道,快乐究竟从 ...

  • 德然养生:康熙家训,养生养家

    ​康熙一生兢兢业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十分认真,可谓耗尽心血和精力.此外,他对家教非常重视,所施行的方法也比较成功,从他之后即位的雍正.乾隆等有作为的皇帝身上,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的影响. 康熙 ...

  • 德然养生:过用,则病

    ​生病起于过度 每天都在讲要养身,要有规律的生活,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平常的哪些行为会损伤身体,试从出汗这个角度给大家讲讲. 我们每个人都会出汗,西医只知道这是调节体温的方式,但是真的是那么简单吗?吃 ...

  • 德然养生:真爱即阴阳互养,彼此成就

    ​德然养生:真爱即阴阳互养,彼此成就                         1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感情?感情应该怎样去维系才能长久? 在相处中,我们可能常常会用自己的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