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对仗浅谈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修辞方法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对联起源于酒令、进化于骈文、游龙于汉赋、脱胎于律诗。联律中的对仗概念无疑是从诗律中的对仗概念汲取精华,再逐渐摆脱律诗中五言、七言的单句短联约束,进化为八言九言错落有致的长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要了解联律中的对仗概念,就不能不对影响其最大的诗律对仗也略为涉猎。

(0)

相关推荐

  • 律诗的对仗(上)

    ​龙风曲度格律诗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之八 律诗的对仗(上) 一.对仗的概念 对仗,即依据"字音平仄"与"字音虚实"所构成对偶的语句.包括两个方面: ...

  • 『影评佳文』时代暴雪中的喃喃自语 ——浅谈《暴雪将至》中的文化反思和叙事遗憾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影评大赛 研究生组 一等奖 文/四川大学  徐露 时代暴雪中的喃喃自语 莎士比亚曾在<暴风雨>中写道,"构成我们的料子也就是那梦幻的料子;我们短暂的一生,前后都在 ...

  • 实务中存货跌价准备浅谈

    在实务中有不少的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存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的库存商品可变净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现象.简单的来说就是您企业报表有一个库存物品,账上其标着是价值100元的东西,实际情况是可能这个物品市场价值为 ...

  • 律诗对仗浅谈

    转自:石湖春涨 律诗对仗浅谈1 [对仗]诗歌格律的重要表现之一,特别是写律诗,对仗更是少不得,而且还要求严格,起码颈联和颔联要有一组比较工稳的对仗.对仗又称对偶.排偶.它的表现方法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 ...

  • 让孩子在父母的从容中慢慢成长——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耐心

    关于作者 李美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3年班主任生涯,始终秉持"尊重是最好的爱"的理念,默默成就"彼此为生命添彩"的缘分,于平凡中感受灵魂的丰盈与人生的美好. ...

  • 古诗词中的对仗

    古诗词中的对仗 前次在悟空问答中回答了<格律诗中的对仗>一文,系统回答是"你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要重复回答".实际上,我曾经回答过<格律诗的平仄>,所以文 ...

  • 【观点】认识智能家居系统中关键环节 浅谈智能照明系统

    试想以下这几幕场景:早上7点半,伴随着起床音乐的响起,房间内的灯光自动开启:下班回到家推开大门,不用动手指头,全屋灯光便自动亮起:终于迎来惬意的周末晚上,把餐厅灯光调至"柔和模式" ...

  • 浅谈律诗中的对仗(外一篇) / 汪凯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浅谈律诗中的对仗 律诗的中间两联不仅要讲究平仄,而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是律诗.可现在的写家冠以"七律或五律",中间两联却怎么也对不起来,偶尔善意指出 ...

  • 浅谈律诗中的对仗技巧

    在律诗中,对偶句的位置大多在颔联.颈联,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它是律诗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不仅能使律诗显得凝练.整齐.匀称.典雅,而且也是律诗中最精彩的部分,更能展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胸襟.气度,可 ...

  •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多年来,在运用地龙治疗痰湿壅肺型.肺络瘀阻型.心肺两虚型.肾不纳气型的咳喘上有了一些心得,现介绍如下.   咳喘是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