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幸福
幸福这是一个古老又很新潮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但是在不同时期感到幸福的条件又不一样。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不是它赖以成名的经济学课而是幸福课。可见,对幸福的追求,无分贵贱,无分学历,无分前途。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种不幸,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而得知。萨特也有一句名言,他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又让我知道这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话让我想到了《复仇者联盟3》里面最后一个镜头,灭霸为了让整个宇宙得意欣欣向荣,想要得到六块原石,这样他就可以得到力量在瞬间让宇宙一半的人口消失,最后他做到了,得到了六块原石,打了一个响指,宇宙一半的人口消失了,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精疲力竭地坐在悬崖边,看着落日。按照上述所说,他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实现了自己的欲望,能力足够强大,宇宙的主宰。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镜头是,他为了得到灵魂原石必须杀掉一个自己最爱的人,他的养女卡魔拉知道后,嘲讽灭霸是不可能有自己爱的人。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把卡魔拉杀了得到了灵魂原石,他最爱的是他的养女卡魔拉。我想他在悬崖看落日的时候,一定很希望自己可以让卡魔拉复活坐在他身边吧,或者直接跳下悬崖自杀,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最大的使命,也得到了所有可以得到的。
关于幸福和欲望,我还联想到了以下几个片段:
第一个是前几天,有友人分享给我一篇一位游戏策划师谈论青少年沉迷的文章,里面提到,游戏最容易让青少年沉迷是因为游戏会不断设定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在完成后立即给与奖励,这种目标达成反馈机制,很容易令人着迷,因为一直保有成就感,逐渐将人引向深渊。
第二个是之前,有大龄未婚青年向我抱怨说,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既没有结婚,事业也还迷茫没有着落,觉得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没有,这就是对他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目标没有达成,没有奖励,让他感到挫败感。
第三个是在巴菲特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巴菲特说,他年轻的时候,拼命地赚钱,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赚钱,最终也如愿以偿得到了足够的财富,他依然还在拼命赚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一生能用掉的钱,不及万分之一,于是他把大部分财产捐给了他已故妻子设立的帮助他人的基金会,他觉得帮助他人获得幸福能使他觉得幸福。以前,我一直认为有钱人做慈善很大程度上是作秀,但是当我听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更多地是心灵上的震撼,我觉得他是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将自己创造的财富,给与他人,帮助他人获得幸福,那是至高无上的的荣耀。正如《孟子》里提到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否认,欲望充斥于大部分人的生活之中,而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痛苦并不是由于欲望本身,在于对待欲望的策略和态度。人生诚然是一场游戏,但是它毕竟不是为玩家量身定做的,不存在任何人为你设定目标和奖励来诱惑你,如果没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if you are not talents, I wish you lucky(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自求多福)。
总结以上,幸福的模式是在人生路上设定不断可以达成的小目标,当觉得自己完成所有目标之后,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人获得幸福。主动管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生活给你带来的一切,这是我们在追求幸福时时刻应该记住的,没有人给你量身定做这场游戏,因为你不会给这个游戏充钱或者打广告,这场游戏你注定看不到开始,也看不到结束,唯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玩得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