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鹏:《想起张德荣姐姐》读者留言
下面纪录的,都是张德荣女士这一代人在读了白志鹏写的《想起张德荣姐姐》后的留言。
————— 2021-08-24 —————
1、姐,为有感情的白志鹏点赞
2、德荣,能够让现在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历程,能够理解我们太不容易了,也是你的作为感动了他们,我们的经历让历史去证明吧!
3、德荣。白志鹏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情节详细。句子简练。把你描写的也非常真实。你又交了一个知心朋友。为你点赞
4、好文[强][强]
5、这事虽小,但让我敬佩张德荣。[强]
6、文章写得非常好,我有同感。张姐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活得潇洒、坦荡、随性、珍爱万物,敬畏生命。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张姐做生意,应该是为了乐趣,为了体现人生的价值。她永远朝气蓬勃,青春永驻!
7、张姐看到你发的散文我非常感动,没想到你经历过那样的生活环境我很佩服你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向往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希望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8、德荣姐你好!
作者白志鹏以自己零散的记忆写出这篇散文令人赞叹!通过对张姐的语言、衣着,以及对下乡知青的社会背景的描写,折射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作者结尾对张姐的描述给人印象深刻,也许张姐就是一个清高、骄傲的,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
为作者及文中的张姐点赞![强][强][强]
9、感觉张姨就是活出了自己的滋味,不向生活低头的女强人[强]而且帽子装扮很洋气呢
10、我为张姐的文学作品和人格魅力点赞!您的文学作品已超越了莫言,我为您自豪,您奔博吧![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11、看过《想起张德荣姐姐》这篇文章我感动的落泪了,倒底是因为什么落泪一时也说不清,我想也许是白志鹏这个年青人太理解我们这些知青人了,从他深知那个年代的事的文字上看,他是太了解我们那些人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年代了,像这样的年青人现在的确少之又少,这也许是我被感动的第一个原因所在。
感动的第二个原因所在是,他把德荣姐刻化的那么生动具体,其实这正是我们这代知青的真实缩影,我们经过了上山下乡的锤练,真真实实的做人,实实在在的做事,是一批时代造就真正的不敢妄为的人。
真希望德荣姐奔波的原因是第一个,那就是将这份工作当成了乐趣。
真心的谢谢白志鹏,你把德荣姐描述的那么真实,她,也许就是我们,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人。
12、白志鹏这篇散文写的不错。文笔非常好。
13、以上都是别人给我的留言,就是留不到文章里
14、德荣好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有声有色的不同经历,但是,很少有静下来,写出来的能力,而且如此成功。你就是其中之一。
我真为你的成功点赞[强][强][太阳][太阳]
有句话:只要心有阳光,定会一路芬芳
愿老同学一路芬芳[玫瑰][玫瑰]
附:
白志鹏:想起张德荣姐姐
想念张姐,却不常见,十年前,大约在2007年或2008年的某一天,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在办公室碰见一位戴着墨镜和一顶黑色丝绸遮阳帽的中年妇女,自称北京张姐,她是来找我的科长谈业务的,但让我印象较深的是觉得她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却不善言辞,只说她有一些好的东西,想让我们看看,顺便问问有需求的话看能不能让她做些单子......。她脸上的皮肤很平整,画的眉,涂的口红,看上去也是经过精心打扮的。当年她坐在科长办公桌前的长沙发上,说了一些话,我坐在科长桌子左面的电脑桌前,背靠着沙发在电脑上整理资料,只听见她似乎看着我的背影问科长是不是新来了个小伙子?我转过身子,第一次打量了一下张姐,觉得她在时尚元素如此蓬勃的新时代里竟然把自己愣是打扮成了上海滩里的女主角,墨镜、卷发、丝绸宽边帽、大衣和靴子.....。我不禁一笑,好像是笑她的不拘一格,亦或是笑她的古董扮相。
经此一面,再无音讯,途中偶然接到过一次张姐的电话已是7、8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被调整工作,已是单位分院某科的部门负责人,电话的那头,只听她用不太标准的北京话对我说:“小白啊,我是北京的张姐,还记得我不?......”,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习惯性的尊敬那些能叫起我名字的人,随口一说:“记得呢,您什么事?”,电话的那一头,张姐说了一句,“听说你单位D主任那儿要一个蜡疗机,我这儿有货,能不能从我这里买呀?”,我这才隐约回忆起几年前那个打扮个性的大姐......,然而她并不知道,当她得知D主任那里要那个蜡疗机时,我们的采购工作早已通过公开招标在1年前就全部完成了,我只能抱着搪塞的语气说:“不好意思,我们已经不需要了......”,张姐似乎心情未受影响,也不多说话,只说:“那好吧,以后有需要想着点儿张姐,再见”,张姐不是那种爱纠缠的人,恰恰一个好的销售需要纠缠的精神,所以,多少年来,我其实没见过她在我这里做成过一单生意。
近日,突然收到张姐写得两篇文章,才得知张姐早年(1968年)插队到内蒙古某个叫西旗克尔伦牧场三队(据她文章所说)的地方,距离现在已经50年过去了,所以,准确的说,张姐已是一位老人。也正是因为她的这段插队经历及她写的回忆录,我才决定写这些话,我尊敬她,更准确的说,我尊敬当年插过队、上过山下过乡的老人们,我尊敬那段历史、所以尊敬从那段特殊历史岁月中走出的人。无关我是买主她是卖主。“插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我的父母都出生于50年代,本就生活在农村,我从记事起就从父辈的口里听说了一个叫“毛工厂”的地方,而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毛工厂”是用来做什么的,长大后,根据字面意思,那个地方大概是合作社期间队里少有的工业厂房吧,专门加工羊毛的地方吧,我记得小的时候,我家门前的操场上草可没马蹄,家家户户养着一群羊,每年一到剪羊毛的时候都可见一群群被美容的绵羊奔跑在草地上......。长大后,我常常用一种近乎抠字眼的方式去阅读关于50年代到80年代那段特殊历史的书,有一天,我在地图上查看家乡“全貌”的时候,地图的地标上赫然写着“毛工厂”三个字,放大地图,原来那个地方距离我家只有区区2里地,这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地名,如今想来,是否也和当年的上山下乡有关系呢?我不得而知,下次回家一定要问问我的父亲和母亲。
据张姐回忆,她1968年插队到内蒙古,从史料报道来讲,应该是比较早的一批插队知青,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大学停止招生,工厂开工不足,就业机会大幅降低。与此同时,1966届和1967届的中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离校,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到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生(即"老三届")同年毕业的状况,形成空前绝后的巨大就业危机。从那年起,将近两千万都市里16~20岁的年轻人被以"插队落户"为名丢到乡下,名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插队"的模式自此成为上山下乡的主流模式。
也许正是那个年代的对或错,造就了一批像张姐一样的人,这一批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受教育机会,说他们是知识分子,其实那段历史里的孩子们,每天学的是毛泽东选集,喊的是社会主义口号,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所以那一代人进入社会以后都是摸爬滚打着过。然而,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的人,大多烙有深深的时代印记,他们性格耿直鲜明、不善奉承、积极乐观,更重要的是不愿在生活面前委曲求全。
回到张姐这个人,记忆中的她,总是突然来了,然后又消失了,许久以后,等到你快忘了她,她却又突然出现,真是个戏剧性的人,我想这是她的性格使然,现在回想起她,我有时觉得她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优越感,总是将自己打扮成待嫁的姑娘,这一打扮就是几十年,恐怕也少有人如此,她话不多,也许是不愿在像我一样的买主面前说那些溜须的话,所以宁愿选择少说话,也许是她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许是她的清高占据了她的生活......有时我甚至觉得她是个文学作品中的孤独者。但不论如何,以她的年纪还奔波着,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她将这份工作当成了乐趣,一是她的生活仍然需要不停的赚钱,我多希望她是前者......。
后附张姐年轻时的照片,谨表尊敬
张德荣,公众号《手绘风俗风情》特约作者。
她的一些散文体作品,都是回忆知青时代:
更多张德荣的作品可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