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在难得糊涂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他的“难得糊涂”世人皆知,其诗、书、画时称“三绝”,他的《竹石图》中的题词也是耳熟能详。下面就讲讲郑板桥这两名篇。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
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石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
“糊涂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
“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前面种种的“难”面前,只有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
郑板桥的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既有积极的一面,表现了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也有消极的一面,看破红尘的悲观脱世思想。
后来这段文字传了出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就越传越广。纵观板桥一生,率性而活,独醒于浊世,事事存真,吃了太多亏却从未放在心里,他说,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如今成了世人的醒世名言。
《竹石图》中的题词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论画竹,无人能出其右。乾隆三十年春,板桥画了一幅竹子。同年冬,病逝于故乡兴化。
这株竹和以往画的不一样,一片旷野里,几只竹子迎着风,艰难地生长在一片悬崖之上。看似孱弱的竹子仿佛下一秒就要折断,让人胆战心惊。但看着看着,你却发现,风越急,竹子反而越发傲立。它充满颤栗和寒意,但同样的,也充满坚定和傲气。
而这幅《竹石图》的题词,你一定很熟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以青山上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这恰恰体现出郑板桥仕途上不随波逐流,对困窘生活愈挫愈勇的坚韧精神。
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