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寒:去寒就暖,守护阳气
中医把一年一共分为六步,而最后一步称为“终之气”,是以小寒作为结尾,也就是戊戌狗年的最后一个节气。
到了大寒则是进入下一年的第一步,称为“初之气”,也就是己亥猪年的第一个节气,这种划分方法从唐朝开始出现,只不过仅仅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一般人还是遵照立春作为一年开始的习惯,但这个划分对中医而言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终之气”就是指“太阳寒水”。什么叫太阳寒水?其实它是一个组合词汇。先说“太阳”,太阳就是我们天上的太阳,所谓“太”,就是大的意思,最大的阳。
同时,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医里面也有一个“太阳”——足太阳膀胱经,它走行于人体的背部,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劳动人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接受太阳光照射最多的一条经络,故名曰“太阳”。
接下来的“寒”自然是指冬季气候寒冷。小寒,既处于一年的“终之气”,又在数九寒冬之中,自然是天地俱寒,南北俱寒,甚至比接下来的大寒节气还要寒冷,也说明“终之气”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最后一个字“水”,是因为冬季五行对应水。
那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太阳”和“寒水”两个矛盾的词会牵扯在一起?这缘于中医阴阳互根互用之理,上一期我们讲过“冬至一阳生”,只不过这个阳气是从地面下开始出现,生活在地上的人感觉不到。那么到了小寒节气,这个阳会逐渐壮大。所以古人就知道当地面上是一派阴冷的时候,地面下却藏着一丝温暖。
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身上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五脏之肾属水,和它配对的六腑是膀胱。只有肾水藏得好,膀胱经才有充足的阳气敷布于体表,全身的水液才能气化周流,这就是“太阳寒水”的奥义。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气化和防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在冬天基本上所有的疾病和不适都会与人身阳气的虚损有关。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全身,则会出现怕冷、四肢冰冷;阳气不能推动气血,则会出现痛症加重、血压升高;阳气不能气化水液,则会出现夜尿多、咳喘痰多;阳气不能防御外邪,则会出现感冒、哮喘等疾病。
所以《黄帝内经》在讲到“冬三月”的养生要旨时提出要“去寒就温”,“去”的意思是远离,“就”的意思是凑近,也就是说在起居、饮食、穿戴的方方面面都要去寒就温,必要时再加以适当的艾灸疗法。
艾灸养生
本着“冬暖脊背、夏暖肚”的大原则,此节气可在诸阳经上任何具有滋补作用的穴位施灸,最常用的就是督脉大排灸。任脉:神阙、关元、气海。
每个穴位以15分钟为宜,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方法:
督脉灸:从大椎开始至腰俞为止,宽约5公分的灸治带,它由大椎至腰阳关等等督脉经穴位,也包括肺俞至肾俞等大部分背俞穴的膀胱经穴位,以及从第1胸椎至骶椎的众多挟脊穴。
神阙:位于脐正中。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4指宽)。
气海: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往下1.5寸(2横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