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勤耕耘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1年第八十期)
文史天地勤耕耘
武学福
2021.9.2
文史天地勤耕耘
——访成安县文史撰稿人康世民
文/ 武学福
有人说相识是缘分,相聚是首歌,这话很有道理,茫茫人海中,彼此相识,是不期而遇的巧合,由相识到相知,并成为挚友,乃为缘分。我和康世民的第一次相见是在邯郸学院一次文学研讨会上,一说是成安的老乡自有三分亲热,一看他就是一个性情平和、宁静、淡泊的素心人。没有职位高低之分,不必正襟危坐,更不会打官腔。
我擅长文学,他擅长文史,国事、家事、身边事,观摩、交流、切磋,尽可高谈阔论,抒发胸襟。从此,一次次相聚,一次次谐融,一次次交流,那么随意坦诚。
康世民,本名康书民,一九六七年生,成安县封边董村人。现为成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安县作家协会会员,成安县地方文化研究会、魏州文化研究会、长治市亚岳文化研究会理事。合作编辑数部地方文史方志书籍,曾但任副主编、执行主编等,《成安人文》杂志执行主编,有多篇作品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他的文章极有内涵,极有情趣,极有韵味,文笔潇洒、从容、轻盈、优美。
康世民的家乡封边董村,是一座充满神奇的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断熏陶着他的灵魂。他自小喜爱读书,小学及初中在本村学校就读。一九八一年秋,考入成安县魏村农校。一九八二年秋,从农校转入商城中学,一九八五年高中毕业。他嗜好收藏,从小学到高中在校时的课本、作文本以及同学合影照,保存完好。高中毕业后,他走上社会,历经岁月的洗礼,饱经生活的磨炼,潜心于挖掘地方文化,专注于整理古籍金石。出于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他时刻关注这个有着千年古村之称的边董村,并积极参与村庄文化建设和古迹保护工作。 二O一二年,在他的倡议及带领下,千年古刹边董白马寺,流落寺外的唐代石狮回归寺院,仆倒在地的明清古碑重新竖起。
康世民为了保护和传承千年民俗文化遗产,致力于搜集方言、谚语、故事、歇后语等遗俗流风,相继整理《王二篓系列故事》《机智人物刘自贤系列故事》等三十篇民间故事,有的已被省、市、县级书刊登载。另外,为挖掘本村庙会历史文化,常常奔走于邯郸、成安、大名、魏县、磁县、峰峰和河南安阳等地查找资料,一度远赴长治探本穷源。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趋身文坛有了很大收获。所撰写的《封边董村农历六月初六庙会溯源》《七边董八长巷》在《成安人文》登载,《探寻边董白马寺》《边董村的老皂荚树》由《邯郸日报》刊出,《千年古村封边董》被《邯郸古村》收录。
成安,地处冀南平原,千年古县,钟灵毓秀。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从这里走出,礼义之乡,名贯古今;南北朝中国禅宗第一人慧可在这里圆寂,禅宗圣地,誉满中外。这里人文气息浓厚的氛围,深深感染着他的思想。从最初在家旁的白马寺端详古碑,辨别抄录碑文,力争准确无误。其后再到不远的二祖寺阅览唐碑,并逐字逐句誊抄,反复辨识研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犹如一本本天书,被他一一征服,并将一篇准确无误的《禅宗第一祖达摩大师碑文》推送百度,一改网络上流传的该碑谬文。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字,不惜查找大量古文献。尤其对于志史存疑的事件、地名、人物,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他不辞劳苦,从县方志办和档案馆,再到市图书馆直至国家图书馆,甚至到境外以求征得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考据真实可靠。历经多年的艰苦拼搏,他已融入到成安广阔的文史天地,那些曾经天马行空的梦想,在他的手这里得到了实现。二O一八年以来,先后在县方志办协助编纂志史书籍,作为(2017—2018)《成安摄影年鉴》校审、(2019)《成安年鉴》编辑,并积极参与成安县明、清、民国四部旧志的断注校勘,任《成安县旧志校注》副主编。其在县政协参与编辑有大型综合文史著作《文韵成安》以及弘扬成安礼义文化专著《礼记与成安》。期间,数十篇相关成安文史类文章在《成安人文》刊物发表。
康世民长年游走在厚实的漳滏大地,他的思绪,徜徉于广袤的历史苍穹。古老的衡漳从远古走来,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邺文化;悠久的滏水仍奔流不息,哺育着富饶美丽的古赵大地。他的家乡封边董,古属磁州滏阳县(治今磁县城),解放后划归成安县,但距离临漳县城最近。这里古为成、临、磁三县两省(河南、河北)交界,战国赵都邯郸、六朝故都邺城、北宋北京大名府等距环绕周边;赵文化、邺文化、北朝文化、禅宗文化、大名府文化、广府古城文化等诸多文化脉系在此交汇。古冀州之地,漳滏之区,文化厚重,人文荟萃。他的思绪深深镌刻在这片广袤的漳滏之区,思想再度升华。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通过种种渠道搜集收藏各时代中国史志典籍以及省、市、县多版本地方志,并潜心于周边诸多文化元素的探究,尤其在历史地名和金石辑录方面有所斩获。鉴于历来攀附名人篡改历史之乱象,他都会尽力搜求第一手资料,旁征博引,精心考证,解惑辨疑,去伪存真。这在当下急功近利的思潮泛滥之际,可谓一股清流,实属难能可贵。他悉心遵崇中国传统“训诂”理念,力争古字音义精准解读;进而循序渐进旁搜远绍“考据”资料,以求穷本溯源进行论证;最终搜罗到位阐幽抉微“注疏”详尽,脉络清晰,铺陈有序。对于网络上的不实之言,他都会正本清源,净化网络空间,颇有清代考古辨伪学家魏县崔东壁之遗风。
他扎根于文史天地,广泛涉猎,辛勤耕耘,累结硕果,考证论文深得邯郸各志史大家的青睐。《毕万封魏、魏都、魏州与魏县考疑》《战国魏武侯别都考释》《北宋名臣刘安世故里考》等均在《大名府》杂志刊出;《北宋洹水县并入成安县考释》《西汉梁期故城考》等均在《成安人文》发表。为辑录唐代良吏崔府君史料,奔走豫、鲁、晋、陕、浙进行实地考察,翻阅查考志史典籍数近百部,可谓穷搜博采,冀望终集大成。另外,他的散文、小小说、纪实文学也很有功底,《李小屯村的兄弟槐》等散文在《成安文学》发表,《拔坟》等多篇小小说发表于《当代小小说》。纪实文学《惊心动魄的一夜》系列完成数篇,尚未杀青。
二O二一年以来,他撰写的《相州灵芝县及其治所大慈寺探秘》《抗战时期的广平县张洞纺织学校》《身先士卒 壮烈殉国——记一纵三旅二十团团长王大顺》《唐代名臣宋庆礼》等四篇文史作品在《邯郸晚报》整版刊载。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他踏着烈士的足迹,辗转磁(县)、邯(原邯郸县)、临(漳)、成(安)四县交界的“邯郸战役”主战场,义务完成“邯郸战役”的资料搜集整理,为成安县长巷邯郸战役革命烈士墓群宣传栏绘图撰文,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用以告慰埋葬在家乡长巷的一百O一位烈士英灵。
就在本文完稿之际,他的《探寻古邺袁绍墓》《汉末名士审配故里考》《北宋开国名将韩令坤故里考》《寇准与大名府的历史渊源》《唐秦献造石浮图考释》《列人故城考》《清漳古县》《千年古村仓口》《衡漳故道考》等十八篇文章、二十一万字的文稿正在寻求多渠道发表或著书刊行。
康世民素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在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从容应对一切的挫折与困难。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定不移传承历史文化,乐而不厌挖掘地方志史。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他考据严谨,秉笔直书,悉力再现历史之原貌。
天道酬勤,鉴于对地方志史文化的热情,他躬身探究,引经据典,致力还原当年之辉煌。
—————————————————————————————
作者简介:
武学福简介
武学福,笔名知之,天威,男,中共党员,河北大名府人,大专学历,经济师。中国摄影通讯社记者,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北京国际名人研究会编辑、记者;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摄影协会会员;成安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多年来,撰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经济论文、政务信息以及创作散文、小说和摄影作品8000余篇(幅)。多次在《中华合作时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报》、《散文报》、《燕赵都市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邯郸文学》、《燕赵散文》、《散文报》、《当代小小说》、《邯郸文学》等报刊、杂志和电台、电视台发表和刊播1200余篇。被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转发信息资料320余篇,迄今著述超过600万字,并有48篇文章获奖。 著有《武学福摄影集》、《阳光岩》、《明天见报》、《一湾情缘幽虹》、《卫河岸边的女人》等。
———————————————————————————————
成安文学编辑团队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责编:张玉叶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胡贺宇 齐明明 王志彬 纪 蕾
靳志刚 张耀福
统筹制作:冀凌云
成安文学投稿邮箱:
823634982@qq.com
稿件要求:
1、小说、散文、诗歌均可。
2、字数最好控制在500---2000字之内
3、稿件未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过
4、最好请附上作者简介、照片、电话、 微信、通信地址。
你有好作品,我有好读者,你还犹豫什么?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吧!
声明
未经我方同意,不准擅自转载我公众号的所有文章。若再有此情况,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