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南音传承特点分析(一)| 陈燕婷

导读
作者:陈燕婷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本文为2019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16.
发表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 年第6 期
泉州南音的传承发展总体来说,可以以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为界,分为两大历程。1949年以前,为传统的民间自然传承时期。人们学习、欣赏南音纯粹出于个人喜好,为个体行为,少有外在的、官方的力量对之进行干预。1949年之后,为官方介入的当代传承时期。官方力量对南音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南音当代传承的最主要特点。其中虽然也有“破四旧”、“文革”等产生的消极影响,但更多的是扶持和助力。由于官方力量的介入,原本已处于传承窘境的泉州南音,在短短的70年间,由一个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民间乐种,变成备受瞩目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泉州有关政府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最难得的是,早在联合国提出非遗概念及相关保护举措之前,泉州地方各级政府就已在南音的保护、传承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
官方影响下的南音当代传承、发展历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2002年为界。2002年前,为有志之士自发性的传承和保护阶段。个别重视传统文化的官方人员发起、倡导对南音的各项保护举措。当时社会上人们对南音的价值普遍认识不足,这些举措进展相对缓慢,但是这些有志之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得这些举措终于度过了艰难的初创时期,迎来了之后的大发展,为南音的繁荣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2002年之后,泉州政府启动了申遗工程,在官方的极力倡导下,社会各界逐渐了解了非遗理念,对非遗的重要性有了统一共识,南音一时炙手可热,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
然而,任何一件事,总有正反两面。当代南音在急速发展中,呈现出了传承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的另一特点。

↓↓↓

一、官方支持下的传承与发展

回望70余年来南音发展的历程,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是“官方”在起着积极作用。所谓的“官方”并不是抽象存在,而是由一个个在位置上的具体的人构成。
上世纪50年代,因为社会动荡不安,南音正处于低谷之中。原泉州市市长王今生(1916-2009),于1983年组织成立了“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被泉州人誉为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开元寺、承天寺等泉州名刹及其文物,没有王今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早就毁于红卫兵之手。1960年,王今生倡导组建了“泉州民间乐团”,后于1986年、2013年依次更名为泉州南音乐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乐团成立的意义在于,在南音的发源地——泉州,历史上第一次有了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以传承南音为职业的、专业性的乐团,区别于自娱自乐性质的民间乐团而存在,无疑大大提高了南音的地位。该团成立后面向社会招收了一批优秀的南音人才。第一批团员马香缎、黄淑英、苏诗咏、杨双英、施信义等,都是公认的南音代表人物。之后的王大浩、吴璟瑜、曾家阳、郭卫红、周碧月、陈小红、周成在、李白燕、谢晓雪、萧培玲、庄丽芬、陈吟等人,皆是乐团的顶梁柱。汇聚了许多佼佼者的南音乐团在文革期间也曾一度沉寂,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大展身手的好时光,几十年来在展示和传承南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常赴全国各地以及国外进行南音展示和交流活动,如曾于1985年赴北京参加第三届《华夏之声》音乐会;于1986年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南音;2004年与中国音乐学院合办“泉州南音年”活动及专场演出;于2003年赴法国为“中法文化年”做南音专场演出;2007年随温家宝总理赴日演出;2013年赴韩国参加“东亚文化之都”文艺演出等等。并自1981年起作为主要协办单位协办了十几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每次国际南音大会唱都有几十个海内外南音团体参与,除了长达数日的官方活动外,民间也借机展开各种交流会唱,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1983年起,王今生接待了来自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兼任《音乐研究》主编的赵沨来泉考察,并共同发起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南音学会。先后连续几年召开南音学术研讨会,诸多音乐界鼎鼎有名的学者参与研究,赵沨、李西安、李健正、袁静芳、黄翔鹏、牛龙菲、何昌林、乔建中、赵宋光、王耀华、刘春曙、孙星群等名字个个如雷贯耳。这些重量级学者对南音的关注,无疑又大大提高了南音的知名度。学者们聚焦于南音的历史、本体问题,从诸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陆续发表了一批时至今日仍极具分量的文论。例如,何昌林认为唐五代至北宋的前期南音(燕乐歌曲及“细乐”)、唐五代的“笛鼓腔”(目连傀儡)、唐“戏弄”,此三者的结合熔铸,产生了宋代泉州的泉腔[1];李健正认为以工为商,以乙为羽的先唐工尺谱存活在福建南音中[2];吴世忠指出,管门,实际上是宫调、调式和音律-音列活动的综合。各种音阶形式及它们的音律-音列活动,都是组成“色彩”的要素[3];而王耀华、刘春曙的《福建南音初探》[4]一书,至今仍是南音研究者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这些研究,对人们认识南音的悠久历史及其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学者们还达成共识,强调首先要做好南音曲谱的整理收集工作。如今,南音曲谱出版蔚为可观。
历任晋江木偶剧团团长、晋江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的苏统谋,因其在南音方面的突出贡献,在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黄淑英、吴彦造、丁水清、苏诗永、夏永西、吴世安等6人一起成为南音界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统谋于1981年作为晋江县十个代表之一,受邀参加首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时,感到南音各团体各自为政,力量过于分散,有必要将他们组织起来,共同开展活动,以实现共同繁荣。于是于1982年依托晋江市文化馆,首倡成立了“晋江市南音协会”,将原本散落的民间社团记录在案。依靠政府的力量,晋江市南音协会团结了大多数的南音社团和南音人,并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将晋江南音界搞得有声有色,成为整个南音界的一把标杆。目前,以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晋江市文联为主办单位,晋江市文化馆和晋江市南音协会为承办单位的常规南音活动有:“晋江市南音演唱节”,至2019年已举办了第十三届,时间一般在6月份,连续20余天,每晚在晋江文化中心广场都有南音演出,由各个社团轮流参演;“古乐雅韵——世界级非遗项目(南音)展示”活动,自2017年起,于每月的5日、15日、25日下午上演,在晋江市文化中心二楼南音厅,同样由晋江市各南音社团轮流参演……此后,各地南音协会纷纷成立,南音力量不断壮大。苏统谋还首倡成立南音姊妹社,尤其是大陆南音社团与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南音社团缔结的友谊社团,加强了社团之间的联系。这样,从协会到姊妹社再到独立的社团,整个南音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苏统谋退休后,在晋江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开设了南音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后起之秀,还整理出版了《弦管指谱大全》上下两册[5]、《弦管过支套曲选集》[6]、《弦管古曲选集》8本[7]、《弦管过支古曲选集》[8]及《弦管什锦过支曲选》[9]等,为南音的传承奠定了人才和资料基础。
历任泉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泉州市文联主席、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的陈日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当时南音传承青黄不接、后续乏人的状况颇为忧心。但凡有南音表演,观众席上放眼望去,几乎皆是白发老人。他深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影响,一直琢磨要在中小学校中引进南音教学,终于在1990年,通过泉州市教育局和文化局正式发文,倡议各中小学在音乐课程中逐步开展南音教学,并通过南音比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30年来,有两百多所中小学校陆续开设了南音课,累计约有20万孩子接受过学校南音教育。部分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南音接班人。2003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王珊创办了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后于2011年成立南音学院,首招南音方向艺术硕士。至此,南音接班人的培养正式进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并形成了由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南音传承后继有人,南音舞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
原泉州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兼“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在1996年退休后,一心整理编撰资料,为南音申遗成功、扩大南音影响做出了贡献。他争取了英国牛津大学龙彼得教授在国外发现的“明刊三种”[10]在中国大陆的出版;通过台湾施炳华教授联系上手头有请代《文焕堂指谱》的台湾教授胡红波,要来书影。正好泉州六中教师吴世忠跟李文胜于1996年联合研制了南音工X谱录入软件,并在之后几年不断完善。郑国权请李文胜夫妇帮忙把“文焕堂”古谱输入电脑,电脑版与书影对照一同出版[11];2003年,这2套书作为申遗附件,引起很大重视,增加了申报分量。申遗材料由郑国权撰写,初稿完成后,郑国权还专程赶到北京请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田青研究员过目,并进行修改。南音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郑老还主持编辑出版了《袖珍写本道光指谱》[12]、《泉州弦管名曲选编》[13]、《泉州弦管名曲续编》[14]、《泉州弦管精抄曲簿》[15]等南音曲谱,以及收购翻录有自1907年以来的老黑胶唱片一百多首曲目、编校出版了扫码即可听的《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16]一书,为南音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使得大家有谱可依,有音响可循。
上述事件,全部是对南音发展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泉州南音乐团、泉州市各级南音协会、中国南音学会以及由他们主办或承办的各项南音活动,活跃了整个南音界,也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申遗工程的开展及最后的申遗成功,引起了多方重视,提升了南音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助推了南音研究和南音活动的繁荣;南音进中小学课堂,使南音后续有人,也推动了南音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设立。而南音被纳入教育系统,并正式成为高校中的一个专业,更是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南音工X谱录入软件的成功研制,为谱集的大量出版提供了条件……每个成功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守。而这些人的努力和坚守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在于他们依托的主要是市政府、文化局、文化馆、高校等官方资源,因而能够一呼百应。

[1]何昌林:《唐风宋韵论南音——写给海内外南音弦友》,《人民音乐》1985年第5期,32-35页。

[2]李健正:《论工尺谱源流(为庆祝中国福建南音研究会成立而作)》《交响》1985年第3期,1-13页。

[3]吴世忠:《论福建南音音律-音列活动特点同“色彩”的关系》,《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84-98页。

[4]王耀华、刘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苏统谋、丁水清编校:《弦管指谱大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6]苏统谋、丁水清采集编校:《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

[7]晋江市《弦管古曲选集》编委会编:《弦管古曲选集》(1-8),主编苏统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010年版。

[8]苏统谋主编:《弦管过支古曲选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年版。

[9]苏统谋整理:《弦管什锦过支曲选》,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10]明万历年间(约1604年)的三本曲簿,即《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简称《满天春》)、《精选时尚新锦曲摘队》(简称《钰妍丽锦》)以及《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简称《百花赛锦》)三种。由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教授自海外搜集获得。

[11]台南胡氏拾步草堂、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合编:《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泉州戏曲弦管研究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12]石狮市玉湖吴抱负珍藏本、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袖珍写本道光指谱》,泉州戏曲弦管研究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13]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弦管名曲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14]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弦管名曲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15]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泉州弦管精抄曲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16]郑国权主编:《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版。

◆点击主页菜单,阅读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